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等的原料...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以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等的原料。

1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3H22NH3。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A.3v(H2)=2v(NH3)

B.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消耗3m mol H2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E.a 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amolN—H键断裂

F.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N2和3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压强/MPa

16.80

14.78

13.86

13.27

12.85

12.60

12.60

则从反应开始到25min时,以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3)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99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58 kJ·mol-1

③CO2(g)+H2(g)CO(g)+H2O(g)    △H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         ;反应③的△H=         kJ·mol-1

(4)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的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α(CO)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             

 

(1)BCE (2)0.01 mol/(L.min) 2.37( mol/L)-2 (3)a(2分) +41 (2分) (4)p3>p2>p1(2分)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α(CO)减小;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α(CO)也减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2v(H2)正=3v(NH3)逆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3v(H2)正=2v(NH3)逆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错误;B.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消耗3m mol H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正确;D.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密度不能作为判断依据,错误;E.a molN≡N键断裂的同时,有6amolN-H键断裂,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F.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错误;答案选BCE; (2)同一温度下,容器中气体压强与总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设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x, 16.80:12.60=(1+3)mol:x,x=(4mol×12.60)/16.80=3,所以平衡时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mol,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y,则 N2(g)+3H2(g)2NH3(g) 物质的量减少 1mol 2mol y (4-3)mol 1mol:2mol=y:(4-3)mol 解得y=0.5mol 则从反应开始到25min时,以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01mol/(L·min) 平衡时,c(N2)=0.5mol÷2L=0.25mol/L、c(H2)=(3mol−3×0.5mol)÷2L=0.75mol/L、c(NH3)=(0.5mol×2)÷2L=0.5mol/L,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则化学平衡常数K==2.37。 (3)由于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因此a正确。已知①CO(g)+2H2(g)CH3OH(g) △H=-99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58 kJ·mol-1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到反应③CO2(g)+H2(g)CO(g)+H2O(g)的△H=+41kJ/mol。 (4)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因此最终结果是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应用、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平衡状态判断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等 【名师点晴】本题将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平衡图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碳、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同低碳经济、温室气体的吸收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更突显了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的特点。该题的难点是平衡状态判断以及平衡图像分析。再分析平衡状态时要注意抓住平衡状态的特征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标志。关于可逆反应图像的分析要注意:(1)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2)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3)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上电解制碱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膜法,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了阴极室和阳极室,电解食盐水时,它只允许          (填离子符号)通过

(2)为了去除粗盐中混有的Ca2+、Mg2+、SO42-.下列选项中所加试剂(均为溶液)及加入顺序均合理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先加足量的BaCl2,再加足量的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

B.先加入足量的NaOH.再加入足量的BaCl2,然后加入足量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

C.先加足量的Na2CO3,再加足量的BaCl2,然后加足量的NaOH,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

D.先加足量的Ba(NO32,再加足量NaOH,然后再加足量的Na2CO3,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图中X、Y分别是                   (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 a、b、c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分别写出燃料电池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           ;负极:        

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高效水处理剂。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K2FeO4

查阅资料知K2FeO4的部分性质如下: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C和D中都盛有KOH溶液,其中C中KOH溶液的作用是              

(3)Cl2与KOH的浓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为保证反应生成KClO,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5℃下进行,在不改变KOH溶液浓度的前提下,实验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饱和溶液中即可制取K2Fe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操作不能将KClO饱和溶液滴加到Fe(NO3)3饱和溶液中,其原因是                  

(5)制得的粗产品中含有Fe(OH)3、KCl等杂质。提纯方案: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KOH溶液中,用砂芯漏斗(硬质高硼玻璃)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搅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①第一次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固体分别对应的是(填化学式)                          ,过滤时不用普通漏斗而采用砂芯漏斗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②晶体用乙醇洗涤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填空:

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个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用途

写出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表各组物质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A

Fe

FeCl3

FeCl2

B

NH4Cl

NH3

NO

 

C

CO

CO2

D

Al2O3

AlCl3

Al(OH)3

 

 

查看答案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2mol B和1mol A、1mol B.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xC(g);△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等于2

B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K(乙)

C将乙容器升温可使甲、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1<c(A)<1.56 mol•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