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A.0.3 mol O2和0.3 ...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A.0.3 mol O20.3 mol H2O

B.0.1mol H2SO4 3.6 g H2O

C0.1mol MgSO4•7 H2O 0.1mol C12H22O11(蔗糖)

D.6.02X1022 CO20.1mol KMnO4

 

C 【解析】 试题分析:A.0.3 mol O2含有0.6molO,0.3 mol H2O含有0.3molO,二者不同,故A错误;B.0.1 mol H2SO4含有0.4molO,n(H2O)==0.2mol,含有0.2molO,二者不同,故B错误;C.0.1 mol MgSO4•7H2O含有1.1molO,0.1 mol C12H22O11(蔗糖)含有1.1molO,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故C正确;D.6.02×1023个CO2为1mol,含有2molO,0.1 mol KMnO4含有0.4molO,二者不同,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仅器的选用正确的是

A. 称量1056g Na2CO3固体——用托盘天平

B. 准确量取10.00mL的溶液——50mL量筒

C. 灼烧干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用蒸发皿

D.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难溶物一一用普通漏斗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实验室的蔗糖纯度很高.可以用来食用

B. 实验室中制取完有毒气体.开窗通风即可

C. 实验室中用过的废洗液,可以用来冲洗厕所

D.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查看答案

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室对氨气进行下列研究。

(1)相同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平衡压强(Pa)

N2(g)

H2(g)

NH3(g)

NH3(g)

4

12

0

4

P1

2

6

0

C2

P2

1.5

4.0

3

?

?

①若容器Ⅰ中反应50秒到达平衡,则该时段v(H2)=            mol/(L·s)

②容器Ⅰ、Ⅱ中反应均到达平衡时c2           2;p1          2p2(填“>”、“<”或“=”)

③容器Ⅲ中,达到平衡前v(正)            v(逆) (填“>”、“<”或“=”)

(2)①已知:N2(g)+3H2(g)2NH3(g)   △H=-92.4kJ/mol

N2(g)+O2(g)=2NO(g)   △H=180.5 kJ/mol

2H2(g)+O2(g)=2H2O(g)  △H=-483.6 kJ/mol

4NH3(g)+5O2(g)4NO(g)+6H2O(g);△H=           KJ/mol

②将4molNH3和5molO2分别置于5个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容器中在铂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相同时间后测量5个容器中NO产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点v(正)大于v(逆)

B.c点反应速率最快

C.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3)氨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可用作碱性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4NH3(g) + 3O2(g) = 2N2(g) + 6H2O(g)。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查看答案

肼(N2H6)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1)101kPa,32.0g 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如右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铂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②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过程的电源,铜片质量变化128g,则肼—空气燃料电池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为20%)。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C(g)+D(g),最初加入1.0mol A和2.2mol B,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800℃时,0~5min内,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B)=v(D)                     D.c(A)=c(C)

(3)若最初加入1.0mol A和2.2mol 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700℃时,某时刻测得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则此时该反应__________(填“向正方向进行”、“向逆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5)在催化剂作用下,CO可用于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若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8mol H2,合成甲醇,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在0.1Mpa、100℃的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充入4mol CO,8mol H2,与原平衡状态相比,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平衡常数K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