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 I.实验室欲制备0.3mo...

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

I实验室欲制备0.3molCu(NO3)2晶体,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CuCu(NO3)2     CuCuOCu(NO3)2

(1)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

(2)乙同学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宜选择       装置(填字母序号)

.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是否由Fe3O4CuO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CuO

假设2.黑色粉末是Fe3O4

假设3.黑色粉末是CuOFe3O4的混合物。

(2)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溶液显蓝色。

若假设23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为进一步探究,继续向所得溶液加入足量铁粉,若产生         的现象,则假设3成立。

有另一小组同学提出,若混合物中CuO含量较少,可能加入铁粉后实验现象不明显。

查阅资料: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Cu2++4NH3•H2O=Cu(NH3)42++4H2O

为探究是假设2还是假设3成立,另取少量粉末加稀硫酸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足量氨水,若假设2成立,则产生       现象;若假设3成立,则产生         现象。

.由Fe3O4FeOCuOFe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86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          

 

I.(1)乙(2)BII.(2)②溶液变血红色;有红色固体析出;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无色;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III.3.66g 【解析】 试题分析:Ⅰ、(1)甲方案中放出的有毒气体氮氧化物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因此,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甲方案不合理;乙方案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硝酸反应产生硝酸铜和水,因此反应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且原料的利用率高;故答案为:乙; (2)实验时通入O2的速率不宜过大,为便于观察和控制产生O2的速率,分析装置可知,利用分液漏斗控制加入过氧化氢的量能达到要求,装置B中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同时观察气体气泡冒出的速率控制生成氧气的速率,所以选择B装置;故答案为:B; Ⅱ、(2)该物质是黑色固体,也可能既含有CuO又含有Fe3O4黑色粉末,或是CuO和Fe3O4的混合物;硫酸与氧化铜发生反应:CuO+H2SO4=CuSO4+H2O,硫酸铜溶液显蓝色,若假设1成立,实验现象为:溶液显蓝色,三价铁离子与KSCN试剂络合成红色络合物,所以如果所得溶液显血红色,证明加入硫酸后生成了三价铁离子,说明黑色物质中含有Fe3O4,所以假设2或3都有可能,铁粉与铜离子发生反应:2Cu2++Fe=3Fe2++Cu,所以如果产生红色物质,证明溶液中存在铜离子,则黑色固体中含有CuO,故假设3正确,如果假设2成立,则加入硫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加入氨水后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如果假设3成立则加入硫酸后溶液中既含有三价铁离子还含有铜离子,加入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铜离子与氨水发生反应Cu2++4NH3•H2O═Cu(NH3)42++4H2O,盐酸变为深蓝色,故答案为:溶液显血红色;有红色固体析出;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无色;红褐色沉淀,同时溶液呈深蓝色; Ⅲ、发生的有关反应为:Fe3O4+4CO3Fe+4CO2,FeO+COFe+CO2,CuO+COCu+CO2,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CO2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等于金属的质量加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的CO2为=0.05mol,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则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n(O)=0.05mol,m(O)=0.05mol×16g/mol=0.8g,所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2.86g+0.8g=3.66g;故答案为:3.66g。 【考点定位】考查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成分探究实验,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可以根据信息及所学知识,合理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分析一个反应的可行性要从多方面分析,如从反应的可行性,环保安全,操作简便,经济节能方面考虑。本题是一道有关离子检验的综合知识题目,考查角度很广,难度较大。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是解题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发生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Cl2Fe3+

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D中加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          

供选试剂:a.浓H2SO4   bFeCl2溶液  c无水氯化钙 dKSCN FeCl2的混合溶液

(3)在上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加入足量的         (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                 

(5)某同学将足量的SO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若向该试管中加入适量(填字母)        ,能产生白色沉淀。

A氨水         B稀盐酸         C硝酸钾溶液        D氯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向含有0.1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 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查看答案

(1)常温下,可用铝和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是           

(2)但是铝制容器不能装NaOH等碱溶液,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工业上冶炼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湿棉花的作用是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后,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序号)

a.一定有Fe2+H+Fe3+b.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Fe3+,可能有H+d.一定有Fe3+H+,可能有Fe2+

 

查看答案

50mlNaOH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甲溶液中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2)乙溶液中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查看答案

将铝粉与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三等份。

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

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

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3V2      BV2V1 =V3          CV1= V2V3     DV1V3V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