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4)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单质C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 |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
B |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C | 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 | 强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
D | 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 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色 |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A和B,发生反应aA(g)+bB(g) cC(g).反应过程中,物质A的含量(A%)和C的含量(C%)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向150ml 1mol/L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2.24L,待完全反应后,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2c(OH-) + c(CO32-)=c(HCO3-) + 2c(H+) + 3c(H2CO3)
B.c(Na+)>c(HCO3-)>c(CO32-)>c(OH-)>c(H+)
C.c(Na+)>c(HCO3-)=c(CO32-)>c(H+)>c(OH-)
D.c(Na+)+ c(H+)=c(HCO3-) + 2c(CO32-) +c(OH-)
常温下,向100ml0.01mol/L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MOH溶液,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A为一元强酸,MOH为一元强碱
B.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C.滴入MOH溶液的体积为50ml时,c(M+)>c(A-)
D.K点时,则有c(MOH)+(M+)=0.02mol/L
室温下,A、B两烧杯均盛有10mlpH=2的HA酸溶液,,向B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3,关于A、B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A> c(OH-)B
B.溶液的体积:10VA≤ VB
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A >B
D.若分别与10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