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无水AlCl3易升华,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工业上以铝土矿(Al2O3、Fe...

无水AlCl3易升华,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等。工业上以铝土矿(Al2O3、Fe2O3)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的工艺流程如下。

(1)氯化炉中Al2O3、Cl2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Na2SO3溶液可除去冷却器排出的尾气中的Cl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需加入少量Al,其作用是               

4)为测定制得的无水AlCl3产品(含杂质FeCl3)的纯度,称取16.25 g无水AlCl3样品,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过滤出沉淀物,沉淀物经洗涤、灼烧、冷却、称重,得其质量为0.32 g。

写出上述除杂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AlCl3产品的纯度为            

5)工业上另一种以铝灰为原料制备无水AlCl3的工艺中,最后一步是由AlCl3·6H2O脱水制备无水AlCl3,实现这一步的方法是                      

 

(1)Al2O3+3Cl2+3C2AlCl3+3CO (2)SO+Cl2+H2O===SO+2Cl-+2H+ (3)除去FeCl3 (4)①Fe3++3OH-===Fe(OH)3↓ Al3+4OH-===AlO+2H2O②96% (5)在HCl气流中加热脱去结晶水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工艺流程可知氯化炉的产物,经冷却、升华可制备无水AlCl3,说明氯化炉的产物中含有A1C13,冷凝器尾气含有CO,所以Al2O3、C12和C反应,生成A1C13和CO,反应方程式为A12O3+3C12+3C2A1C13+3CO; (2)Cl2有强氧化性,将SO32-氧化为SO42-,自身被还原为2C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32-+C12+H2O═SO42-+2C1-+2H+; (3)升华器中主要含有AlCl3和FeCl3,FeCl3熔点、沸点较低,升华制备无水AlCl3,应除FeCl3去.所以加入少量Al目的是除去FeCl3; (4)①除杂过程中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偏铝酸根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Al3++4OH-=AlO2-+2H2O; ②根据铁原子守恒,令含有杂质FeCl3质量为m,则 Fe2O3~~~~~2FeCl3 160 325 0.32g m 解得,m=0.65g, 所以AlCl3产品的纯度为×100%=96%; (5)将AlCl3•6H2O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铝可在HCl气流中加热脱结晶水,抑制AlCl3水解。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用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制备碱式碳酸铜的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1)滤渣Ⅰ的成分为MnO2、单质S和         (写化学式);硫酸浸取时,Cu2S被MnO2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浸取时,Fe2O3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研究发现若先除铁再浸取,浸取速率明显变慢,其可能原因是                  

(3)“赶氨”时,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                     

(4)滤液Ⅱ经蒸发结晶得到的盐主要是                      (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32 mol气体X和0.32 mol 气体Y,到达平衡时,n(Z)=0.24 mol

D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查看答案

在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L0.1mol·L1(NH4)2Fe(SO4)2·6H2O的溶液中:

c(NH4)+c(Fe2+)+c(H)=c(OH)+c(SO42)

B.0.1 mol·L-1 NH4HS溶液中:c(NH4)<c(HS)+c(H2S)+c(S2-)

C.0.1mol·L-1pH为4的NaHA溶液中:c(HA)>c(H2A)>c(A2-)

D.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

2c(OH)+c(CO32)=c(HCO3)+3c(H2CO3)+2c(H+)

 

查看答案

对下列实验现象或操作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或操作

   

A

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蓝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稀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

抑制Sn2+水解,并防止Sn2+被氧化为Sn4+

C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Cu(OH)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