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有两种气体单质Am和Bn。已知7.2g Am和6.3 g Bn所含的原子个...

(1)有两种气体单质AmBn。已知7.2g Am6.3 g Bn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分子个数之比却为2∶3。又知A原子中L电子层含电子数是K电子层的3倍。通过计算回答:写出B的元素名称______

(2) 向含0.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1molCl2充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写成一个离子方程式)

(3)192克铜投入1L浓度均为2mol/L硝酸、硫酸的混合酸,充分反应生成NO______L(标准状态下)(还原产物只有NO)

(4)100克铜、铁、银、铝金属的混合物,在足量的稀硝酸完全溶解,已知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且NO体积在标准状态下为67.2L;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2mol/L氢氧化钠溶液,则能得到沉淀最大值为______

(5)将一定量经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 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开始加入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附注:高锰酸钾将16H+ + 2MnO4- +10I- =5I2 +2Mn2+ +8H2O)

 

 

(1)氮; (2)2Fe2++ 2Br-+2Cl2=2Fe3++Br2+4Cl- (3)33.6L;(4)253g;(5)0.3mol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A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可推知A是氧元素,Am中含A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5 mol,则Bn中含B原子数也为0.45 mol,B元素的原子的摩尔质量==14 g/mol,故B元素为氮元素,故答案为:氮; (2) 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1molCl2,先与亚铁离子反应,再与溴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2Br-+2Fe2+=Br2+4Cl-+2Fe3+;故答案为:2Cl2+2Br-+2Fe2+=Br2+4Cl-+2Fe3+; (3)n(Cu)==3mol,n(HNO3)=n(H2SO4)=2mol/L×1L=2mol,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该溶液中n(H+)=n(HNO3)+2n(H2SO4)=6mol,根据方程式知,如果3molCu完全溶解需要n(H+)为8mol>6mol,所以有部分Cu溶解,如果氢离子完全反应需要n(NO3-)=×2=1.5mol<2mol,因此氢离子完全反应,生成NO的物质的量==×2=1.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5mol×22.4L/mol=3.36L,故答案为:33.6L; (4)标准状态下,67.2LNO的物质的量为=3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mol×(5-2)=9mol,铜、铁、银、铝金属的混合物,在足量的稀硝酸完全溶解后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时结合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得到沉淀最大值=100g+9mo×17g/mol=253g,故答案为:253g; (5)酸化的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氧化性KMnO4>Fe3+;由图象可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碘化钾溶液,开始时Fe3+浓度不变,则说明Fe3+没有参加反应,则AB应为高锰酸钾和碘化钾的反应,BC段为铁离子和碘化钾的反应。根据电子守恒有MnO4-~~5I-,故剩余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电子守恒有MnO4-~~5Fe2+~~5Fe3+~~5I-,故与Fe2+反应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原来KMnO4的物质的量为0.3mol,故答案为:0.3mol。 考点:考查了元素推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实验以证明PbO中含有氧,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 PbO + CPb + CO (主要)

② PbO + COPb + CO2

Cu (NH3 )2Ac + CO +NH3Cu (NH3 )3Ac·COH<0(Ac代表醋酸根离子此反应无明显现象)

试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开始一段时间可能没有现象,其原因是                     

(2) 烧杯中醋酸二氨合铜 (Cu (NH3 )2Ac ) 的作用为                

(3) 实验后的醋酸二氨合铜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适宜于再生的生产条件是          (说明;不能加药品仅从生产条件考虑,以节约成本)

、图像分析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某同学分析某无色透明溶液,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3+Mg2+Cu2+Al3+NH4+,加入淡黄色粉末(过氧化钠)并加热,产生沉淀或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淡黄色粉末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回答:

(1)根据图像所示,推测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离子。(写化学式)

(2)请写出曲线中过氧化钠物质的量在0.3~0.35mol时,粗的曲线出现下滑的现象,请用两个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K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D的溶液蒸干且将所得的固体物质灼烧得到___________固体(写化学式),若要由D得溶液得到无水的D的固体,请简述其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

反应进行的条件通常是            HCl2反应产物中有一种产物M的结构能证明G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请写出M的电子式                

⑸J与焦炭在高温的情况下可以生成K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       ;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碳酸二级电离较偏铝酸的电离容易,而石炭酸的电离介于碳酸的一级电离与二级电离之间。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CO2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并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离子反应式为CO2+H2O+2C6H5O2 C6H5OH+CO32—

HCO3在溶液中既能与AlO2又能与Al3+反应,且都发生双水解;往含有大量CO32—的溶液中加入C6H5OH得到澄清溶液,放出CO2气体;Al(OH)3的混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得不到澄清溶液;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2CO3C6H5ONaNaHCO3NaAlO2的稀溶液PH依次增大。

(2)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Fe2++2H2O Fe(OH) 2+2H+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用文字说明溶液颜色的变化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Cu2eCu2+,还原反应式:2Fe3++2e2Fe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将反应3 Cu+8H+ +2NO33Cu2++2NO↑+4H2O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

还原反应式                   

已知某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式为:

CH4+10 OH8eCO32+7H2O  O2+2H2O+4e 4OH

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此原理可用于电化学。锌锰碱性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s)+2MnO2(s)+2H2O(l)===Zn(OH)2(s)+2MnOOH(s)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 O2(g)=SO2(g)+H2O(g)  △H1

2H2S(g)+SO2(g)=S2(g)+2H2O (g)   △H2

H2S(g)+O2(g)=S(g)+H2O(g) △H3

2S(g) =S2(g)   △H4

△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

A. △H4(△H1+△H2+3△H3 )

B.△H4(3△H3△H1△H2)

C.△H4 (△H1+△H23△H3)

D.△H4(△H1△H23△H3)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为氯化钡                 B.乙溶液含有Cl

C丙溶液含有 SO42             D.丁溶液含有NH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