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根离子的结构式:
B.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C.3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CH3)2CHCH==CH2
D.醛基的电子式: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CH2,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 )
下列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的是( )
A、NaCN B、CaCO3 C、CO(NH2)2 D、NH4CNO
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以下是一种制备
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酸钙的制备
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二)过氧化钙的制备
(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
有一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可能含K+、NH4+、Al3+、Cu2+、Fe2+、SO42-、SiO32-、CO32-、NO3-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用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①中上层澄清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下所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H+、OH-不必写出)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可能存在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H+除外)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中若有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若无,填写“无”)________________。
(4)若已知步骤②中最终形成1mol沉淀。现取原溶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g。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2mL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l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丙组同学取10 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3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呈紫色;
②第二只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5)丁组同学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