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C组物质为________。
(3)D组物质中,与水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物质是________ 。
(4)若E组和F组均有两种物质,则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 a mol≤ne≤
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 mol
已知氧化性Br2>Fe3+。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Br-+c Cl2→d Fe3++ e Br2+ f Cl-,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
A.2 4 3 2 2 6 B.0 2 1 0 1 2
C.2 0 1 2 0 2 D.2 2 2 2 1 4
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ρ=(17V+22 400)/(22.4+22.4V) B.w=17c/(1 000ρ)
C.w=17V/(17V+22 400) D.c=1 000Vρ/(17V+22 400)
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
A.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5m3CO2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ⅤA族,其价态为+3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 |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 ②过量的双氧水 |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
实验现象 | 溶液呈紫红色 | 溶液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 溶液变成蓝色 |
则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