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

已知:I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热量。

II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A△H>-115.6kJ·mol1

BH2OH—O键比HClH—Cl键弱

C.由II中的数据判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

D.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31.9kJ

 

D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A的△H=-115.6kJ/mol,故A错误;B、E(H-O)、E(HCl)分别表示H-O键能、H-Cl键能,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4×E(H-Cl)+498kJ/mol-[2×243kJ/mol+4×E(H-O)]=-115.6kJ/mol,整理得,4E(H-Cl)-4E(H-O)=-127.6kJ/mol,即E(H-O)-E(HCl)=31.9kJ/mol,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强,故B错误;C、由反应Ⅱ判断,氧气能够将氯氧化为氯气,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弱,故C错误;D、E(H-O)、E(HCl)分别表示H-O键能、H-Cl键能,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4×E(H-Cl)+498kJ/mol-[2×243kJ/mol+4×E(H-O)]=-115.6kJ/mol,整理得,4E(H-Cl)-4E(H-O)=-127.6kJ/mol,即E(H-O)-E(HCl)=31.9kJ/mol,故断开1mol H-O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1.9kJ/mol×1mol=31.9kJ≈32kJ,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和焓变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学生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与反应的吸放热之间的关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吸热还是放热由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决定,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知:旧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所释放的能量之差即为化学反应焓变的数值,化学反应的焓变可以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依据△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同族,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是农作物生长的三种必须营养元素之一,W的单质以前常用于自来水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形成多种含Y元素的盐

B. 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C. Y的单质应该保存在水中

D. X的氢化物沸点比Z的氢化物沸点低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图示关系转化的是

选项

物质转化关系

A

NaOH

NaHCO3[

Na2CO3

CO2

B

AlCl3

NaAlO2

Al(OH)3

NaOH

C

Fe

Fe(NO3)3

Fe(NO3)2

HNO3

D

C

CO

CO2

O2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选项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预测②中的现象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

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无明显现象

C

浓氨水

硫酸亚铁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D

亚硫酸氢钠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B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则稀H2SO4溶液和稀Ba(OH)2 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kJ·mol-1

CMgCO2中燃烧生成MgOC,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 0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