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25℃时,用0.1 mol/L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得到的滴定曲线

B.图②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g) + O2(g)2SO3(g)  ΔH < 0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C.图③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图④表示化学反应H2(g)+C12(g)== 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 kJ/mol

 

B 【解析】 试题分析: 0.1mol•L-1NaOH溶液的pH为13,用0.1mol•L-1盐酸滴定恰好中和时pH为7,因浓度相同,则体积相同,但酸碱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故A错误;根据图②分析,t2时刻后二氧化硫和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而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平衡移动原理分析,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故B正确;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开始阶段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铝沉淀,随后形成硫酸钡沉淀,而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最后沉淀为硫酸钡。由图像可知,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转化为偏铝酸根,故C错误;根据图④分析,反应H2(g)+C12(g)==2HCl(g)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 kJ/mol,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图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反应C(s)+H2O(g)CO(g)+H2(g) ;ΔH >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B.增大体系压强,平衡常数K不发生变化

C.升高体系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D.增加C(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查看答案

将足量HCl通入下述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K、S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a2+、CH3COO、HCO3

 

查看答案

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 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 化合物N5AsF6As化合价为+1

D. 化合物N5AsF6F化合价为-1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虽然固体氯化钠不能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B.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可抑制水的电离

C.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增大

D.纯水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查看答案

已知:Fe2O3(s) + C(s) = CO2(g) + 2 Fe(s)   ΔH=+234.1 kJ·mol-1

C(s) + O2(g) = CO2(g)   ΔH=-393.5 kJ·mol-1

2 Fe(s)+ O2(g) = Fe2O3(s) 的ΔH

A.-169.4kJ·mol-1             B.-627.6 kJ·mol-1

C.-744.7 kJ·mol-1           D.-824.4 kJ·mo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