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乙酸正丁酯是一种水果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常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实验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备,反应原理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某兴趣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乙酸正丁酯:
步骤1:加料。向干燥的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37ml正丁醇、22ml冰醋酸及10滴浓硫酸(试剂加入顺序未确定),摇匀后,加入几粒沸石。然后安装分水器(先在分水器上端小心加水至分水器支管口处,然后再放出1~2ml的水)及回流冷凝管。
步骤2:加热回流。通过活塞控制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反应完毕,停止加热。
步骤3:冷却(不可以拆卸回流冷凝管)。冷却至室温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
步骤4:依次用10ml水,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至中性(pH=7),再水洗一次,向洗涤后的有机相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蒸馏、收集124~126℃馏分,得产品)
步骤5:用一干燥的小烧杯称产品,重量为29.0g。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物质名称 | 沸点/℃ | 熔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度 |
正丁醇 | 117.3 | -89.5 | 0.80 | 7.1g/100g |
乙酸 | 118 | 16.6 | 1.0492 | 互溶 |
乙酸正丁酯 | 126.1 | -78 | 0.8826 | 1.4g/100g |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加料时,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 。
(2)该实验中,冷凝水从 (填“a”或“b”)口通入,使用分水器的目的是 。
(3)步骤2中判断反应结束的现象是 。
(4)步骤3中从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 ,用10% 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有机相中的 (填结构简式)。
(5)步骤4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的作用是 。
(6)实验中正丁醇的转化率为 。
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铁铜合金的组成:
说明:以上所有气体体积都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溶物Y为Cu且质量是1.6g
B.合金中铁单质的质量是1.68g
C.合金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01mol
D.X溶液中既含有CuSO4又含有FeSO4
一定条件下,反应2NH3(g) N2(g)+3H2(g)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p1>p2
B.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c>Kb
C.a点:2v(NH3)正=3v(H2)逆
D.a点:NH3的转化率为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和盐酸的能力相同
B.室温下,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则c(SO42-)>c(Na+)>c(NH4+)
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
2[c(CH3COOH)+c(CH3COO-)]=3c(Na+)
D.向10ml 0.01mol/L AgNO3溶液中依次滴入2~3滴0.01mol/L NaCl溶液、0.01mol/L NaI溶液,所得沉淀由白色变成黄色,则可推知Kap(AgI)<Kap(AgCl)
华法林是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口服抗凝血药物,其合成线路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I的分子式为C9H6O3
B.物质II中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最多有7个
C.1mol 华法林最多消耗3mol NaOH
D.向反应产物中加入金属钠可检验其中是否有反应物I剩余
测得某工业废水中含有乙酸钠及对氯酚(),为改善水质现利用微生物电池加以去除,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极为微生物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C.图中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
D.Y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4H2O=2HCO3-+9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