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

亚硫酸钠在印染、造纸等众多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用Na2CO3溶液吸收SO2制备Na2SO3。其实验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向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硫的过程中,溶液中有关组分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图是所示。

1)右图中的线2表示的组分为        (填化学式)。

(2)实验时,“反应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国家标准规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97.0%为优等品,≥93.0%为一等品。为了确定实验所得产品的等级,研究小组采用了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①方法I:称取2.570g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双氧水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4.660g,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②方法II:称取1.326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滴加0.1250mol/L I2溶液,恰好使Na2SO3完全氧化生成Na2SO4时,消耗I2溶液20.00mL。通过计算确定产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③判断Na2SO3产品的等级,并说明理由。

 

(1)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2)NaHSO3+NaOH=Na2SO3+ H2O(主要) SO2+2NaOH=Na2SO3+H2O(次要) (3)①98.05% ②95.02%③产品为一等品。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使得测定值偏高。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更可信。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图像可知在Na2CO3溶液里通入SO2,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SO2+H2O=2NaHCO3+Na2SO3,2NaHCO3+SO2=Na2SO3+2CO2↑,Na2SO3+SO2+H2O=2NaHSO3;据此可知线2表示的组分为NaHCO3; (2)I中得到的是NaHSO3溶液, 则II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NaHSO3得到Na2S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3+NaOH=Na2SO3+ H2O(主要)、SO2+2NaOH=Na2SO3+H2O(次要); (3)方法I:Na2SO3+H2O2=Na2SO4+H2O,Na2SO4+ BaCl2=2NaCl+BaSO4↓ m(BaSO4)=4.660,n(BaSO4)=4.660g÷233g/mol=0.020mol,则经氧化后n(Na2SO4)=0.020mol,m(Na2SO4)=0.020mol×142g/mol=2.840g,根据差量法,原混合物中的Na2SO3:n(Na2SO3)=,m(Na2SO3)=×126 g/mol=2.12625g,w(Na2SO3)=×100%≈82.73%。如若不考虑杂质,则n(Na2SO3)=n(BaSO4)=0.020mol,m(Na2SO3)=0.020mol×126 g/mol=2.520g,w(Na2SO3)=×100%≈98.05%。 方法II:Na2SO3+I2+ H2O=Na2SO4+ 2HI n(Na2SO3)=n(I2)=20.00mL×10-3L/mL×0.1250mol/L=0.0025mol,m(Na2SO3)=0.0025mol×126 g/mol×=1.260g,w(Na2SO3)=×100%≈95.02%。 方案I中的产品为优等品,方案II中的产品为一等品。但是方案I产品中含有的硫酸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在方案I的测定中,硫酸钠和碳酸钠杂质对测定有干扰,而方案II是直接测定亚硫酸钠,可信度和精确度都要更高一些。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分析、判断与计算 【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难度较大。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为: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该题的难点是纯度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 B.铝 C.银 D.玻璃 E.聚丙烯塑料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同学另设计了一套如图Ⅱ所示制取NO的装置。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见图Ⅲ),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

 

 

查看答案

氢溴酸在医药和石化工业上有广泛用途。下图是模拟工业制备氢溴酸粗品并精制的流程。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①中使用冰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和操作Ⅲ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混合液②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纯净的氢溴酸应为无色液体,但实际工业生产中制得的氢溴酸(工业氢溴酸)常带有淡淡的黄色。于是甲、乙两同学设计了简单实验加以探究:甲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含有Fe3,则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若假设成立可观察的现象为___________。乙同学假设工业氢溴酸呈淡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用于证明该假设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工业生产粗硅的反应有:SiO2+2CSi(粗)+2CO↑,SiO2+3CSiC+2CO↑。若产品中单质硅与碳化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之比为           

(2)工业上可以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制取纯硅:

①若反应I为  Si(粗)+3HClSiHCl3+H2则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 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设每一轮次制备1mol纯硅,且生产过程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I中HCl的利用率为90%,反应II中H2的利用率为93.75%,则在第二轮次的生产中,补充投入HCl 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查看答案

下列A~I九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在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单质,常温下C、E、F都是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固体名称________,F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B的浓溶液与A反应过程中,B体现的性质与下列反应中HNO3体现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_____

AC+4HNO3(浓)CO2+4NO2↑+2H2O

B3Fe+8HNO3(稀 )=3Fe(NO3 )2+2NO↑+4H2O

C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D.2Fe2O3+6HNO3===2Fe(NO3)3+3H2O

(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G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淡黄色固体反应生成F与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l及Al的合金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Al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               

(2)2015年11月首架C919大飞机总装下线,标志着我国跻身飞机研制先进国家行列。机身蒙皮使用的是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          (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3)用铝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制备金属单质是工业上较常用的方法。如

2Al+4BaO3Ba↑+BaO·Al2O3

常温下Al的金属性比Ba的金属性                (选填“强”“弱”)。

利用上述方法可制取Ba的主要原因是           

a.高温时Al的活泼性大于Ba            

b.高温有利于BaO分解

c.高温时BaO·Al2O3比Al2O3稳定       

d.Ba的沸点比Al的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