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CD 【解析】 试题分析:A.加碘盐中含有NaIO3,在酸性条件下可被I-还原生成I2,故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时淀粉-KI试纸会变蓝,A正确;B.根据图示转化Ⅲ可知Cl2>NaIO3,已变蓝的淀粉-KI试纸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氯气将碘氧化为HIO3,反应方程式为5Cl2+I2+6H2O═2HI03+10HCl,B正确;C.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3->I2,C错误;D.根据转化关系2IO3-~I2~10e-可知,生成1 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C错误;答案选CD。 考点:考查氯气、碘及其化合物性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NH4Cl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

B.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分别将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

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b分别是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B

CO2

C

Cl2

饱和食盐水

D

NH3

1 mol·L1盐酸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H2SO4使蔗糖炭化变黑,体现了浓H2SO4的氧化性

B.浓H2SO4使蓝色胆矾变成白色,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

C.浓H2SO4滴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先变红,然后褪色,最后变黑,说明浓H2SO4具有酸性、氧化性和脱水性

D100 mL 18 mol/L的浓H2SO4中加入足量的Cu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9 mol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

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