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___,为加速操作I的进行,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

将28.2g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①装置E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装置F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③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

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____________(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6)某科研小组经多次提取青蒿素实验认为用石油醚做溶剂较为适宜,实验中通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来研究原料的粒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青蒿素提取速率的影响,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的最佳粒度、时间和温度为_______________。

A.80目、100分钟、50℃  B.60目、120分钟、50℃   C.60目、120分钟、55℃

 

(1)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2)漏斗、玻璃棒 抽滤或减压过滤 蒸馏 (3)B (4)①CaCl2或P2O5 碱石灰(或其他答案也合理) ②在装置F后连接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的装置 ③C15H22O5 (5)C (6)B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2)操作I是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为加速操作I的进行,最好采用抽滤或减压过滤的方法,操作Ⅱ是分离两种互溶液体,方法是蒸馏。 (3)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所以不可能是加水溶解;青蒿素在甲醇、乙醇、乙醚中可溶解,所以可能是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青蒿素在乙醚中可溶解,不可能进行萃取;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B。 (4)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①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水,盛放的物质是干燥剂CaCl2或P2O5,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盛放的物质是碱石灰。 ②该装置右侧F直接与空气接触,F可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造成测定结果含碳量升高、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在装置F后连接一个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F的装置,如再连接一个F装置;③E装置质量增加19.8g,即反应生成水19.8g,物质的量1.1mol,氢原子2.2mol;F装置质量增加66g,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66g,物质的量1.5mol,碳原子1.5mol;氧原子的质量=28.2g-2.2g-1.5×12g=8g,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C15H22O5; (5)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乙酸乙酯具有相同的性质。 (6)根据图示可知最佳的粒度、时间和温度为60目、120分钟、50℃。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甲装置可直接除去城市废水中的尿素,既能产生净化的水,又能发电。乙装置可用于人工肾脏间接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的工作原理。下列关于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连接是a接c、b接d

B.甲装置工作时H+移向负极

C.乙装置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

D.a和c电极都发生CO(NH2)2-6e-+H2O==N2↑+CO2↑+6H+

 

查看答案

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HX溶液和HY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HX和HY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HX﹥HY

B.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X和HY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前者大于后者

C.向10 mL 0.1 mol·L -1的Na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10 mL 0.1 mol·L -1的HY,混合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Y-)﹥c(HCO3-)﹥c(OH-)﹥c(H+)

D.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X和HY溶液分别用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前者大于后者

 

查看答案

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B. 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C.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萃取,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

D. 根据图4的溶解度变化可知,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分离MgSO4·7H2OCaSO4·2H2O

 

查看答案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A

B.50 mL 12 mol·L -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转移的电子数为3.75NA

D.235 g核素发生裂变反应:净产生的中子()数为10 NA

 

查看答案

天然化合物M(假蜜环菌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式。对M的结构与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M的分子式为C12H10O5

BM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C.M中碳原子之间全部以C—C键或C=C键相互结合

D.M的同分异构体最多含有2个与乙酸相同的官能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