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技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发生的主...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技术,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CO2(g)+3H2(g)CH3OH(g)+H2O(g)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和CH3OH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kJ·mol-1-726.51kJ·mol-1;以及H2O(l)=H2O(g) H=+44kJ·mol-1;则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在350时,体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上述反应,测定出CH3OH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CH3OH)=c(H2O)  D.容器内密度不变

氢气在0~10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中标出400时CH3OH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4)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力的重要途径,美国已计划将甲醇燃料用于军事目的。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入空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这种电池放电时,b处通入____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电解液中的3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则消耗甲醇__________L(标准状况)

 

(1)CO2(g)+3H2(g)=CH3OH(l)+H2O(l)△H=-86.89 kJ•mol-1 (2) K= (3)①AB ② 0.45mol/(L·min) ③ (4)① 空气 O2+4e-+4H+=2H2O ②11.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H2(g)的燃烧热△H为-285.8kJ•mol-1知,1molH2(g)完全燃烧生成1molH2O(l)放出热量285.8kJ,即①H2(g)+O2(g)=H2O(l)△H=-285.8kJ•mol-1;②CH3OH(l)+ O2(g)=CO2(g)+2 H2O(l)△H=-726.51kJ•mol-1,③H2O(l)=H2O(g) △H=+44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3×①-②+③得CO2(g)+3H2(g)=CH3OH(l)+H2O(g)△H=-86.89 kJ•mol-1;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3)①A.反应体系两边系数不等,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总和不断变化,则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是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体积中H2的体积分数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c(CH3OH)=c(H2O)始终成立,故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C错误;D.密度等于质量除去体积,质量和体积始终是定值,则容器内密度不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为AB。 ②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物质的量(mol) 1 3 0 0 变化物质的量(mol) x 3x x x 平衡物质的量(mol) 1-x 3-3x x x 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100%=30%,解得x=0.75,氢气在0~10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 =0.45mol/(L·min); ③CO2(g)+3H2(g)=CH3OH(l)+H2O(l) △H=-86.89 kJ•mol-1 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减小,但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具体如图; (4)①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H+向正极移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b处通入的为空气,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O2+4e-+4H+=2H2O; ②若电解液中的3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被氧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0.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mol×0.5mol=11.2L。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乙醇与乙酸

B. 用图2所示装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C. 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少量氨气

D. 用图4所示装置分馏石油

 

查看答案

一定条件下,反应:6H2+2CO2C2H5OH+3H2O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

B.达平衡时,3v(H2)=v(CO2)

D.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大于c点

C.a点对应的H2的平衡转化率为90%

 

查看答案

已知: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

B.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比在20 mL 0.01 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

C.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查看答案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某同学用0.1mol•L-1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和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示意图(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0.1 mol•L-1 K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

B.在A点的溶液中有:c(CH3COO-)+c(OH-)-c(H+)═0.05 mol•L-1

C.在B点的溶液中有:c(K+)>c(OH-)>c(CH3COO-)>c(H+)

D.在相同温度下,C点水电离的c(H+)大于A点水电离的c(H+)

 

查看答案

常温下,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下列解释相关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A.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消毒能力:H++ClO-=HClO

B.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

C.常温下,该消毒液的pH≈11,是因为:ClO-+H2OHClO+OH-

D.该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引起中毒:2H++Cl-+ClO-=Cl2↑+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