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甲和乙两烧杯中各装有100 mL 0.2 mol·L-1AlCl3溶液,向两烧杯...

甲和乙两烧杯中各装有100 mL 0.2 mol·L-1AlCl3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氨水,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甲中和乙中的现象始终保持一致

B.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C.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D.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

 

D 【解析】 试题分析: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反应:Al3++3OH-=Al(OH)3↓,产生白色沉淀;当NaOH过量时,会发生反应:Al(OH)3+ OH-=AlO2-+ 2H2O,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而向其中加入氨水时,发生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当氨水过量时,由于NH3·H2O是弱碱,不能溶解Al(OH)3,所以沉淀不会消失。由于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可能NaOH稍微过量,Al(OH)3↓部分被溶解,此时乙中沉淀比甲中的多,若是二者都恰好与AlCl3溶液完全反应,此时二者产生的沉淀相同,故乙中沉淀可能比甲中的多,答案选D。 考点:考查铝盐与强碱、弱碱发生反应产生的沉淀的多少及反应现象的判断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A.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B.X:硝酸钡溶液 Y:二氧化硫

C.X:氯化铝溶液 Y:氨气                D.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

图所示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

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苯酚,应先用大量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水冲洗

B. 在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时,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然后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C. 用纸层析法分离Cu2+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

D. 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通常是将pH试纸放入待测溶液中润湿后,半分钟内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查看答案

将反应 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 的产物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无沉淀生成

B.肯定没有BaSO3生成

C.得到的沉淀是纯净物

D.得到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组成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

优质碳酸钙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某同学利用等质量同种石灰石制优质碳酸钙。设计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条路线(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反应完全)。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甲、乙方案制得碳酸钙质量相等,甲方案反应条件苛刻、过程复杂

B.甲、乙两方案制得碳酸钙质量相等,乙方案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C.甲方案制得碳酸钙是乙方案的2倍,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比乙方案好

D.甲方案制得碳酸钙是乙方案的2倍,但乙的操作简单,反应环节少,综合起来比甲方案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