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如图1),测得...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如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已知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0-t1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 NO3- - e-=NO2 + H2O

B.0-t1时,溶液中的H+ 向Cu电极移动

C.t1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 Cu2+

D.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是因为Al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的进一步反应

 

A 【解析】 试题分析:A.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 NO3-+e-=NO2 ↑+ H2O,A项错误;B.在0-t1时,铝作负极,溶液中的H+ 向Cu电极移动,B项正确;C.在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向电池正极移动;由图像得t1时刻电流方向改变,说明电池的负极发生变化,所以t1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 2e-= Cu2+,C项正确;D.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是因为Al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的进一步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构成原电池的首要条件是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原电池装置中,根据电流强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电流的方向发生变化,所以电池的正负极发生变化,起始时,铝与浓硝酸发生反应,铝为负极,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l与硝酸的进一步反应,随后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铜为负极,然后根据原电池原理解得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满分5 manfen5.comn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满分5 manfen5.com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I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2>T1,△H>0

C.图II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影响,且T1>T2,△H<0

 

查看答案

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4)烃A的燃烧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温度时,在0.5L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的A,B气体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求得: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第4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正)  v(逆)(填“>”、“<”或“=”,下同),第8min时,v(正)   v(逆).   

 

查看答案

少量铁片与l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H2O  ②加KNO3溶液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入少量铁粉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 0.1mol/L盐酸.

A.①⑥⑦      B.③⑤⑧      C.③⑦⑧       D.③④⑥⑦⑧

 

查看答案

反应4A(g)+5B(g)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B.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C.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D.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