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装有NH3和空气的甲、乙、丙烧瓶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甲、乙、丙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依次为烧瓶体积的四分之三、一半和四分之一。若忽略溶质扩散,甲、乙、丙三个烧瓶中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1: 1: 1 B.3: 2: 1 C.1:2:3 D.2:3:6
在100mL混合酸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6.4g铜粉,微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NO的物质的量
A.0.067mol B.0.02mol C.0.03mol D.0.04mol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O B.BF3 C.CCl4 D.PCl5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满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若a为CO2,b为NaOH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
B.若a为CO2,b为NaHCO3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
C.若a为HCl,b为AgNO3溶液,可出现白色喷泉
D.若a为NH3,b为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可出现红色喷泉
图中曲线表示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技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及其常见最高化合价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形成的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可能是44g/mol
B.①、③可以按原子个数比1:l形成化合物
C.②、③形成的化合物是两性物质
D.单核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②<③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Y、Z和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C.Y和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X、Y、Z和W可形成X5YZ4W的离子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