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满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满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若aCO2bNaOH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

BaCO2bNaHCO3溶液,可出现无色喷泉

CaHClbAgNO3溶液,可出现白色喷泉

D.若aNH3,b为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可出现红色喷泉

 

B 【解析】 试题分析: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内盛放同一种溶液,挤压胶头滴管,如能形成喷泉,说明气体能易溶于溶液或与溶液反应,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形成喷泉,则A、因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CO2,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A正确;B、因NaHCO3溶液抑制CO2的溶解,则挤压胶管的胶头,气压变化不明显,则不会形成喷泉,B错误;C、因HCl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溶液中有白色的AgCl,溶液变白,故形成白色喷泉,C正确;D、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氨水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故形成红色喷泉,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喷泉实验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明确形成喷泉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形成喷泉:(1)减小烧瓶内压强, ①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②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被吸收,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2)增大烧瓶外压强: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曲线表示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技递增顺序连续排列)及其常见最高化合价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形成的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可能是44g/mol

B可以按原子个数比1:l形成化合物

C形成的化合物是两性物质

D.单核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

 

查看答案

XYZ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YW均相邻;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YZ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

CY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XYZW可形成X5YZ4W的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

相同质里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

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只有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CaH2Na2S        BNa2ONa2O2         CNaOHCaO        DH2O2CO2

 

查看答案

XY2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X2+多一个电子层,且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是第二周期元素             BY是第ⅦA族元素 

CYX2+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合物XY2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