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探究金属铜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NO3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后被完全吸收,由此做出猜想:①NO2溶于浓硫酸或与浓硫酸反应;②NO溶于浓硫酸或与浓硫酸反应,并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将制得的纯净的NO2通入浓硫酸中,溶液变成棕黄色,加热浓硫酸,气体逸出,溶液颜色褪去;
实验二:将制得的纯净的NO通过浓硫酸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足量无色气体,通入氧气后气体变成红棕色;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NO、NO2等体积通入浓硫酸中反应生成NOHSO4(其中氮化合价为+3价),气体被全部吸收,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制得干燥的NO2,可将湿润的NO2通过________干燥。也可用Pb(NO3)2加热得含有NO2
的混合气体,并用冰盐水冷却后可得到纯净的液态N02 , 己知Pb(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中有PbO ,试写出加热Pb(NO3)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解池中,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失去电子被氧化 D.得到电子被氧化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lmol碳完全燃烧后可放出393.5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O2(g)=CO2(g) △H=+393.5kJ/m
B.C(s)+O2(g)=CO(g) △H=-393.5kJ/mol
C.C+O2=CO2 △H=-393.5kJ/mol
D.C(s)+O2(g)=CO2(g) △H=-393.5kJ/mol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3-+3HSO3-=3SO42-+Cl-+3H+,己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右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
B.纵坐标为v(H+)的速率一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不能完全重合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1至t2时间内的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