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接着再用溴与之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制...

实验室里用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接着再用溴与之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在制备过程中有部分乙醇被浓硫酸氧化产生CO2、SO2,SO2进一步与Br2反应生成HBr等物质。

满分5 manfen5.com

(1)用下列仪器,以上述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备1,2-二溴乙烷.如果气体流向为从左到右,正确的连接顺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_____经A(1)插入A中,_____接A(2);A(3)接_____接_____接_____接_____(填各装置的代号)

(2)在三颈烧瓶A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计水银球的正确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管E中加入少量水及把反应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D;C、F、E、G(2)CH3CH2OHCH2=CH2↑+H2O (3)CH2═CH2+Br2→BrCH2CH2Br(4)应插入至液面以下(5)溴易挥发,这样做可以减少溴的挥发损失 【解析】 试题分析:(1)仪器组装顺序是:制取乙烯气体(用A、B、D组装:B经A(1)插入A中,D接A(2))一A(3)→安全瓶(C,兼防堵塞)→净化气体(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杂质气体)→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主要反应装置(E)→尾气处理(G)”; (2)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0C时发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 (3)在反应管E中进行的主要反应为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Br2→BrCH2CH2Br; (4)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0C时发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则温度计的位置应插入三颈烧瓶的液体中; (5)溴易挥发,为减少挥发,在反应管E中加入少量水可起到水封的作用,把反应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可降低温度,减少挥发。 【考点定位】考查乙烯的制取及性质检验 【名师点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制备实验的原理,能正确设计实验顺序;在分析过程中主要抓住两点:其一是必须除去混在乙烯中的气体杂质,尤其是SO2气体,以防止SO2与Br2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影响1,2-二溴乙烷产品的制备;其二是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组装题给的不太熟悉的实验仪器(如三颈烧瓶A、恒压滴液漏斗D、安全瓶防堵塞装置C),反应管E中冷水的作用是尽量减少溴的挥发,仪器组装顺序是:制取乙烯气体(用A、B、D组装)一安全瓶(C)→净化气体(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杂质气体)→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主要反应装置(E)→尾气处理(G)”,结合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题目要求可解答该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NH2COO-+2H2O满分5 manfen5.comHCO3-+NH3˙H2O。现用两份氨基甲酸铵溶液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实验,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无法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

B.T1时,第6min反应物转化率为6.25%

C.T2时,0~6min ν(NH2COO-)=0.3mol•L-1•min-1

D.往平衡体系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减小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子从Zn极流出,流入Fe极,经盐桥回到Zn极

B.向烧杯a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C.烧杯a中发生反应O2+4H++4e-═4H2O,溶液pH降低

D.烧杯b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室温下,抽去右图所示装置中的玻璃片,使两种气体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

满分5 manfen5.com

A.反应前气体的总体积为0.448L

B.装置中氢元素的总质量为0.04g

C.生成物中含有0.01NA个分子

D.生成物完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含有0.01NA个NH4+

 

查看答案

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X可能含有2种盐

B.a是SO3

C.Y可能含有(NH4)2SO4

D.(NH4)2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