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3PO4>H2SO4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F>H2O
C.碱性:NaOH>Mg(OH)2>Ca(OH)2 D.氧化性:F2 >Cl2 >Br2 >I2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MgCl2:加入KOH试剂后过滤
B.实验室获取少量纯净的水:蒸馏自来水
C.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钾:将混合物溶于热水中,再冷却、结晶并过滤
D.提取碘水中的碘:加入适量乙醇,振荡、静置、分液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试剂瓶中取出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一定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中
B.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验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D.用温度计搅拌溶液一定要慢慢搅拌
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B.14C和C60是同素异形体
C.146C核素中的中子数为8
D.14CO2的摩尔质量为46
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28.6gNa2CO3·10H2O,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28.6gNa2CO3·10H2O,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时将烧杯中溶液直接倒人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平衡总压强(kPa) | 5.7 | 8.3 | 12.0 | 17.1 | 24.0 |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 2.4 | 3.4 | 4.8 | 6.8 | 9.4 |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___ 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__ __0(填>、<或=)。
(2)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上述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上述反应中氨基甲酸铵的平均速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上述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