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 + O2(g)  ΔH+285.5 kJ·mol-1

C.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 = H2O(l) ΔH-57.3 kJ·mol-1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D.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1

 

D 【解析】 试题分析:A.石墨生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项错误;B.氢气的燃烧热是指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体水时放出的热量,根据氢气的燃烧热可得,2H2O(l)=2H2(g) + O2(g) ΔH=+285.5×2=571.0 kJ·mol-1,B项错误;C.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则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C项错误;D.17.6g FeS的物质的量为17.6g÷88g/mol=0.2mol,已知生成0.2mol FeS时放出19.12kJ的热量,则生成1molFeS时放出95.6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Fe(s)+S(s)=FeS(s) ΔH=-95.6 kJ·mol-1,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过程

B.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D.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查看答案

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其在该实验中有两个作用:一是加注液态反应物,二是_____________

(2)试验中,II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

①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         ②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V的作用为________;装置V的缺陷是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I-Ⅲ一Ⅳ- II-V-Ⅵ,此时II中现象为_______,原因是_____。

(4)化合物A中含单质M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杯内 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2-)。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2-)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填“甲”或“乙”),请说明另一种方案不合理的原因______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1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________。

(2)操作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氧化时,在三颈烧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盐酸调至pH约为2,缓慢通入Cl2,在40℃左右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锥形瓶里盛放的溶液为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满分5 manfen5.com

(1)①一⑦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周期第____族。

(2)③与⑤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④所形成的单质与水发生的反应为____反应。

(3)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④所在族的各元素与氢气化合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4)表中元素③、⑥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