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表是几种常用燃料的燃烧热:1 mol燃料完全燃烧(生成物中的H2O为液态)时放出的热量。
物质 | 炭粉 | 一氧化碳 | 氢气 | 甲烷 | 乙醇 |
状态 | 固体 | 气体 | 气体 | 气体 | 液体 |
热量(kJ) | 392.8 | 282.6 | 285.8 | 890.3 | 1367 |
(1)从热量角度分析,目前最适合家庭使用的优质气体燃料是 。
(2)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Ⅱ.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2H2O2H2↑+O2↑。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海水时,实现了从光能转化为 能。生成的氢气用于燃料电池时,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 能。分解海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A、B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A极:2H2+2O2--4e-===2H2O,则A极是电池的 极,电子从该极 (填“流入”或“流出”)。B极电极反应式 。
Ⅲ.钢铁是制造铁路、桥梁、轮船等的主要材料,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时主要发生 腐蚀(填“吸氧”或“析氢”),腐蚀时Fe作为原电池的 极,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Ⅰ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实验员得到下面的结果:
| 锌的质量(g) | 锌的形状 | 温度(℃) | 溶解于酸花的时间(s) |
A | 2 | 薄片 | 5 | 400 |
B | 2 | 薄片[ | 15 | 200 |
C | 2 | 薄片 | 25 | 100 |
D | 2 | 薄片 | 35 | 50 |
E | 2 | 薄片 | 45 | 25 |
F | 2 | 粉末 | 15 | 5 |
(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仔细观察A~F的实验数据对比,你可以得到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结论,用此结论,计算:55℃时,2g锌薄片溶解于酸中需花 s。
(3)对比结果B与F,解释结果F那么快的原因:
Ⅱ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4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X、Y、Z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每消耗3molX,同时消耗1molY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Z的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由右图求得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A、B、D、E、G、H、Q、M、R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请用所给元素回答下列问题。(均用元素符号填写)
A |
|
| |||||||||||||||
|
|
|
|
| M | B | D |
|
| ||||||||
G |
|
| H |
|
| Q | R |
| |||||||||
E |
|
|
|
|
|
|
|
|
|
|
|
|
|
|
|
|
|
(1)被选作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核素是 (填写核素符号),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E、Q、R三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中半径最大的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写出MD2分子的结构式: 。
(3)选取两种元素,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电子式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
(4)用表中所给元素组成反应物,请各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
元素Q和R非金属性的强弱: ;
元素G和H的金属性强弱: 。
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均填序号)。
A组:①H2O与H2O2;②金刚石与水晶;③CH3CH2OH与CH3OCH3;④16O 和18O ;⑤汞与水银;⑥12C60与13C70;
(1)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B组:①钨; ②固态三氧化硫; ③晶体硅; ④钠; ⑤石英; ⑥氯化钡;⑦硫; ⑧氯化钠。
(2)属于离子晶体 ,属于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
下表中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点和沸点
| NaCl | MgCl2 | AlCl3 | SiCl4 |
熔点(℃) | 801 | 714 | 190 | —70 |
沸点(℃) | 1413 | 1412 | 180 | 57.57[ |
有关表中所列四种氯化物的性质,有以下叙述:①氯化铝在加热时能升华,②四氯化硅在晶态时属于分子晶体,③氯化钠晶体中微粒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④氯化铝晶体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其中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斜硫和正交硫互为同素异形体
B.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C.两种硫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D.S(s,单斜)=S(s,正交) △H=-0.33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