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解释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AgI固体中滴入KCl溶液,沉淀由黄色变为白色

AgI比AgCl难溶

C

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现象

铝箔表面被硝酸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苯酚易发生取代反应

 

 

D 【解析】 试题分析:A.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A错误;B.AgI固体中滴入KCl溶液,由于Ksp(AgCl)< Ksp(AgI),所以沉淀不会由黄色变为白色,B错误;C.稀硝酸不会钝化铝,所以铝箔插入稀硝酸中,无明显现象,可能是铝表面的氧化膜未处理,C错误;D.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出现白色沉淀,是由于溴水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三溴苯酚,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实验现象及解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定温度下,将0.1molAgCl固体加入1L 0.1mol·L﹣1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不考虑液体体积变化),已知:Ksp(AgCl)=2×10﹣10;Ksp(Ag2CO3)=1×10﹣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转化反应2AgCl(s)+CO32﹣(aq)满分5 manfen5.comAg2CO3(s)+2Cl(aq)的平衡常数为20mol·L﹣1

B.约有10﹣5mol AgCl溶解

C.反应后溶液中的:c(Na+)+c(Ag+)+c(H+)=2c(CO32﹣)+c(HCO3)+c(Cl)+c(OH-)

D.反应后溶液中的: c(Na+)>c(CO32﹣)>c(Cl)>c(Ag+)>c(H+)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将6 mol C02和8 mol H2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02(g)+3H2(g) 满分5 manfen5.comCH30H(g)+H20(g) △H<O,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反应前4min的平均速率v(C02)= 0.45 mol/(L min)

B.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5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时CH30H的体积分数增大

D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u2+、Na、H2PO4-、PO43-、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中:Cl、NO3-、NH4+、S2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Fe3+、MnO4-、NO3-、Na、SO42-

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I、Cl、S2-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2(g)+ClF(g) 满分5 manfen5.comClF3(g)

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时,当ClF 转化40% 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9

B.若 c(F2):c (ClF): c (ClF3) =1: 1: 1, 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查看答案

室温下,用0.1mol/L氨水分别滴定20.00mL、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满分5 manfen5.com

A.I曲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滴定过程中满分5 manfen5.com的值逐渐减小

C.x=20

D.当I曲线和II曲线pH均为7时,一溶液中的c(Cl)等于另一溶液中的c(CH3CO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