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 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

某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氯水和B皆可作漂白剂。若同时使用于漂白一种物质时,其漂白效果是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不变”),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上述原因           

②D的浓溶液与铜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B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①减弱 SO2+Cl2+2H2O=2HCl+H2SO4 ②Cu+2H2SO4 (浓)CuSO4+SO2↑+2H2O (2)①N2+O22NO②3Cu + 8 H++2NO3-==3Cu2++ 2 NO↑+ 4 H2O 【解析】 试题分析: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D为强酸,B和C都是氧化物,则A元素为可变价元素,符合条件的元素有S、N元素,则A是氮气或硫单质,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A是S单质,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则C是SO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H2SO4, ①根据上述分析,B为SO2 ,氯水和SO2同时使用发生反应Cl2+SO2+2H2O =2HCl+H2SO4 ,盐酸和硫酸均没有漂白性,所以其漂白效果是减弱的。 ②D的浓溶液是浓硫酸,浓硫酸与铜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SO2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 (浓)CuSO4+SO2↑+2H2O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则A是N2,C是NO2,B是NO,D是HNO3, ①根据上述分析,A为氮气,B为NO,则氮气转化为NO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2NO; ②常温下,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 H++2NO3-=3Cu2++ 2 NO↑+ 4 H2O。 考点:考查无机物的推断,连续氧化,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减的四种常见元素。X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Z组成的气态化合物M可做制冷剂,其水溶液呈碱性,W的单质在X2中燃烧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请回答:

(1)W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该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以上四种元素的其中三种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中,有一种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且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元素周期律回答:

(1)比较原子半径的大小(填“>”或“<”,下同):,K________Ca,Si________N;

(2)比较酸性的强弱:HNO3_________H3PO4,H2SO4__________HClO4

(3)比较碱性的强弱:NaOH_________KOH,Mg(OH)2_______Al(OH)3

(4)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H2S___________H2O,NH3____________HF;

(5)比较金属性强弱:Be______Mg,比较非金属性强弱:N_________ C。

 

查看答案

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产生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A.0.12mol        B.0.11mol      C. 0.08mol      D.0.06mol

 

查看答案

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设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常温下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片,无现象,向溶液中继续加入下列物质(温度不改变),铜片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该物质为

A.FeCl3       B.浓硫酸     C.NaCl      D.NaNO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