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向20 mL 0.5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

20 mL 05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B>A

B由水电离出的c(OH-)B>C

CA点到B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O-)=c(Na+)

DB点到C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CH3COO-)>c(OH-)>c(H+)

 

D 【解析】 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且其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其电离常数越大,故A正确;B、B点酸碱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C点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钠抑制水电离,醋酸钠促进水电离,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b点>c点,故B正确;C、如果c(CH3COO-)=c(Na+),根据电荷守恒知,溶液中c(OH-)=c(H+),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要使其溶液呈中性,则醋酸应该稍微过量,所以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O-)=c(Na+),故C正确;D、从B点到C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当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大于醋酸钠的物质的量时,混合溶液中存在:c(Na+)>c(OH-)>c(CH3COO-)>c(H+),故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酸碱中和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溶液越稀醋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醋酸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醋酸电离程度越大;酸或碱溶液抑制水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氯化锰,能达到该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C.用装置乙吸收制取氯气的尾气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 MnCl2·4H2O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由图甲可以判断T1>T2反应A(g)+B(g) 满分5 manfen5.com2C(g)ΔH<0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满分5 manfen5.com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

D图丁表示用01 mol·L-1的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查看答案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1mol 对苯二甲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112 L甲醛所含的σ键数目为2NA

C2mol NO1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分子数等于2NA

D1mol Fe 与足量的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是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于制造尿不湿

B.光导纤维应避免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

C.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符合绿色化学

D.船体镀锌或锡均可保护船体,镀层破损后将立即失去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H3COO、OH、Cl、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现象。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pH大于7的原因:                    

(3)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25 ℃时,0.1 mol·L-1 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3·H2O)=_____________(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

(5)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