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杂方案合理的是( )
A.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浓溴水,过滤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C.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
D.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稍过量氢氧化钠,过滤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红溶于足量HI溶液中:Fe2O3 + 6H+ = 2Fe3+ + 3H2O
B.锅炉中可以用纯碱除水垢: CaSO4 + CO32-═ CaCO3+ SO42-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 + 2H+ = CO2↑ + H2O
D.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Fe2+ + Cl2 = Fe3+ + 2Cl-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均属化学变化
B.明矾、水玻璃、纯碱、干冰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
C.活性炭、12C、石墨烯、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塑化剂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主要应用于PVC等合成材料中作软化剂。
合成反应原理为:
已知:正丁醇沸点 118℃, 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沸点 340℃,酸性条件下,温度超过 180℃时易发生分解。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在三口烧瓶中放入14.8g邻苯二甲酸酐、25mL正丁醇、4滴浓硫酸,开动搅拌器(反应装置如图)。
步骤2 缓缓加热至邻苯二甲酸酐固体消失,升温至沸腾。
步骤3 反应达到终点时,升温至150℃
步骤4 冷却,倒入分漏斗中,用饱和食盐水和5%碳酸钠洗涤。
步骤5 减压蒸馏,收集200~210℃、2666Pa馏分,即得DBP产品
(1)图中仪器分水器作用是 。
(2)步骤3中判断反应达到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
(3)步骤3中升温至150℃的目的是 。
(4)步骤4中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碳酸钠溶液浓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 。
(5)步骤5中用减压蒸馏的目的是 。
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铁与O2、CO等气体反应,也能与硝酸、乙酸等酸性物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是 。
(3)乙酸和尿素(CO(NH2)2)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乙酸熔沸点比尿素高,其原因是 。
(4)配合物Fe (CO)5结构式如图:
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
1mol Fe (CO)5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5)某晶胞中Fe2+、Fe3+离子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CN-位于立方体棱心上,结构如图所示。此晶胞中Fe2+、Fe3+和CN-的个数比为 。
氯化亚铜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应用较广的催化剂。
(1)CuCl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露置于潮湿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生成碱式盐Cu(OH)Cl,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一种用废铜制备氯化亚铜的过程如下:
Cu(s)+Cl2(g)=CuCl2(s) △H=-a kJ·mol-1
CuCl2(s) +Cu(s) +4HCl(aq)= 2H2[CuCl3] (aq) △H=+bkJ·mol-1
CuCl(s) + 2HCl(aq)= H2[CuCl3] (aq) △H=-ckJ·mol-1
①反应2Cu(s)+Cl2(g)=2CuCl(s) △H= kJ·mol-1
②向CuCl2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发生反应生成CuC1。但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入浓盐酸反应才能持续进行,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倒入蒸馏水中稀释获得CuCl。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当c(Cl-)=2×10-3 mol·L—1时,c(Cu+)= mol·L—1。已知:Ksp(CuCl)=1.7×10-7
(3)目前利用膜电解再生氨性含铜蚀刻废液制备氯化亚铜制备技术获得突破。首先在电解槽中电解氨性含铜蚀刻废液,电解后向阴极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倒入蒸馏水稀释得到氯化亚铜沉淀。
①电解装置如图所示,阴极区电极方程式为 。
②稀释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不同,得到沉淀质量和氯化亚铜百分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该工艺得到的产品氯化亚铜含量符合工业要求,从氯化亚铜产率角度分析,最佳稀释温度为 。温度越高得到沉淀质量越低,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