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物质

相对分

子质量

状态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乙醇

1-萘酚

144

无色或黄色菱形结晶或粉末

96℃

278℃

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1-乙氧基萘

172

无色液体

5.5℃

267℃

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乙醇

46

无色液体

-114.1℃

78.5℃

任意比混溶

 

(1)将72g 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2)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3)该反应能否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4)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选填编号)。

满分5 manfen5.com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可能的两个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6)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14分)(1)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2)冷凝回流; (3)不能、产物沸点大大高于反应物乙醇,会降低产率;(4)a; (5)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6)50% 【解析】 试题分析:(1)该反应中乙醇的量越多,越促进1-萘酚转化,从而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2)长玻璃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使挥发出的乙醇冷却后回流到烧瓶中,从而提高乙醇原料的利用率;(3)该产物沸点高于乙醇,从而降低反应物利用率,所以不能用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4)提纯产物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把硫酸洗涤去,水洗并分液洗去氢氧化钠,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吸收水,控制沸点通过蒸馏的方法得到,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①,选项是a;(5)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可能是酚羟基被氧化,乙醇大量挥发或产生副反应等,从而导致其产量下降。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可能的两个原因是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6)根据方程式,1-萘酚与1-乙氧基萘的物质的量相等,则n(C10H8O)=n(C12H12O)=72g÷144g/mol=0.5mol,则m(C12H12O)=0.5mol×172g/mol=86g,其产率= (43g÷86g)×100%=50%。 考点:考查有机物制备过程中实验基本操作及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继物质产率的计算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Fe2O3等,某实验室对其进行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得到的“熟料”中可溶性的成分主要是NH4Fe(SO4)2、NH4Al(SO4)2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e(SO4)2、NH4 Cl、CH3COO NH4 的溶液中NH4+ 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             ,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KSP[Fe(OH)3]=4×10﹣38,KSP[Al(OH)3]=1×10﹣33.为实现步骤③的实验目的,应使溶液中c(Fe3+)、c(Al3+)均小于或等于1×10﹣9 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则溶液A至少应调节到pH=        用NH4HCO3调节pH的实验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                         ,得到的晶体主要成份是(填化学式)               .第⑤步所加试剂D是                 满分5 manfen5.com;第⑥步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满分5 manfen5.com,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

B.Y形成的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化合物X2Y、ZY、WY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查看答案

铅、二氧化铅、氟硼酸(HBF4)电池是一种低温性能优良的电池,常用于军事和国防工业,其总反应方程式为Pb+PbO2+4HBF4满分5 manfen5.com2Pb(BF4)2+2H2O[已知:HBF4、Pb(BF4)2均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溶液中的BF4- 向负极移动

B.放电时,转移1mol电子时正极减少的质量为119.5g

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为b和c,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b>c>a

B.常温下5.0×10-3mol·L-1KHA溶液的pH=3.75 ,该溶液中c(A2-)< c(H2A)

C a mol/L的HCN溶液与b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D.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后,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D

向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后,产生白色浑浊

生成了硅酸沉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