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2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
A.HCl B.NaOH C.H2SO4 D.NH4Cl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能自发进行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
C.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
D.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高氯酸钠可以用于制备火箭推进剂高氯酸铵。以粗盐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的流程如下:
(1)“精制”中,由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制备精制盐水时需用到NaOH、BaCl2、Na2CO3等试剂。加入Na2CO3溶液的作用
(2)“电解”分2步进行,其反应分别为NaCl+3H2O NaClO3+3H2↑ NaClO3+H2O
NaClO4+H2↑
(3)“除杂”的目的是除去少量未被电解的NaCl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分离”的操作分别是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各物质的溶解度如右图所示)
(5)室温下将得到的高氯酸钠晶体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为确定所得高氯酸钠晶体的纯度(含有少量Na2SO4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00 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并配置成100 mL溶液。
②量取25.00 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ClO4-被还原成Cl-),再滴加1.000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反应(反应为I2+2 Na2S2O3=2 NaI+ Na2S4O6),恰好消耗40.00 mL Na2S2O3溶液。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样品中高氯酸钠晶体纯度为: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B是某种矿物中的主要成分,D、Y是空气含量最多的两种气体,J是一种紫红色金属,X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1)A的化学式为 。
(2)Y的电子式为 。
(3)I与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与B在溶剂X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B.《有机化学基础》
Ⅰ双酚A (也称BPA)常用来生产防碎塑料聚碳酸酯。BPA的结构简式如右下图所示。
(1)双酚A中的含氧官能团为 (填名称)。
(2)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遇FeCl3溶液变色
b.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c.1 mol双酚A最多可与2 mol Br2反应
d.可与NaOH溶液反应
(3)双酚A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①丙烯→A的反应类型是 。
②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甲苯和溴乙烷混合物可通过如下流程进行分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X的结构简式为 ;
(2)操作①能否用分液 ,理由是 。
(3)写出甲苯与溴乙烷的混合物中加入试剂A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果Y为乙烯,则试剂B为 ,“一定条件”是指 。
A.《化学与生活》
(1)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①排放下列气体不利于蓝天出现的是 (填字母)
a.NO2 b.N2 c.CO2
②含有下列离子的废水不需要处理就可排放的是
a.Cr2O72- b.Pb2+ c.Ca2+
③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无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2)材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材料创新则是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
①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电极反应为 。
②塑料、纤维及橡胶为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中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
③水泥、玻璃及陶瓷都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生产水泥和玻璃都用到的原料是 ;制备玻璃的反应 (任写一个);SiC是一种新型的陶瓷,工业上用石英砂与焦炭高温条件下生成SiC同时生成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①右图为某品牌鸡精标签的一部分,其中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配料是 ,属于着色剂的是 ,属于防腐剂的是 。
②在一支盛有2 mL 2%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碘水。溶液呈蓝色,再滴入维生素C的水溶液,溶液颜色变化是 ,该实验说明维生素C具有 性(选填:“酸”、“氧化”或“还原”)。
③阿司匹林()必须密闭干燥存储以防止发生水解,其酸性条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