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

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mol·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烧瓶内固体X为         

(3)乙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当戊中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如何改进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5)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为测定试管丁内硝酸溶液的浓度,从中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前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有少量气泡,请选择排出气泡的正确操作是             

 

(1)胶头滴管(2)过氧化钠或Na2O2 (3)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4NH3+5O24NO+6H2O (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过量的氨气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5)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b 【解析】 试题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装置甲的作用为制备氨气和氧气,装置乙的作用为干燥氨气和氧气,装置丙中进行氨的催化氧化,装置丁的作用是平衡气压,防止倒吸,装置戊中生成硝酸,装置己的作用为尾气处理。 (1)根据溶液配制的步骤确定实验仪器,配制浓度为9.0mol·L-1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该反应放热,氨水受热易分解,氢氧化钠又能使平衡:NH3 + H2ONH3·H2ONH4+ + OH-逆向移动,有利于氨气生成,故烧瓶内固体X为过氧化钠或Na2O2。 (3)乙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丙装置中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4)装置戊中氮的氧化物、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当戊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过量的氨气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改进措施为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5)装置丁中含有NO2,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发生反应:NO2+H2O====2HNO3+NO会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碱式滴定管赶气泡的方法为用手捏住玻璃球将尖嘴向上弯曲,排出气泡的正确操作是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物质的制备,含氮化合物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5。

(1)F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 的结构式为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满分5 manfen5.com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0%、40%、4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平衡常数值为2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1.0 mol·L-1

 

查看答案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

B. 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

C. 充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阳极有1 mol Fe(OH)3被还原

D. 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Al2(SO4)3、NaOH溶液相互滴加

鉴别Al2(SO4)3、NaOH溶液

B

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说明KSP(AgCl)>KSP(AgI)

C

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查看答案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4g H2O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 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 NA

D.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