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饮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O3﹣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NO3﹣能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

饮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O3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NO3能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Ⅱ),使其失去携氧功能.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兴趣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方案中选用熟石灰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            的利用率降低.

(2)已知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一种混合物,该混合物的主要成份是             (填化学式).

(3)用H2催化还原法也可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已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均可参与大气循环,则催化还原法的离子方程式为                 

(4)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于NH4+.已知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试写出1mol NH4+ (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1)Al;(2)Al(OH)3 和Al; (3)5H2+2NO3﹣N2+4H2O+2OH﹣或5H2+2NO3﹣+2H+N2+6H2O; (4)NH4+ (aq)+2O2(g)=2H+(aq)+NO3﹣(aq)+H2O(l)△H=﹣346 kJ•mol﹣1. 【解析】根据流程图知,pH=10.25时,Al和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固体b是Al,电解熔融固体a得到Al,则A是Al2O3,滤渣在空气中煅烧得到Al2O3,则滤渣为Al(OH)3,所以铝粉和硝酸根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Al(OH)3,其反应方程式为10Al+6NO3﹣+18H2O=10Al(OH)3+3N2↑+6OH﹣; (1)Al具有两性,能和强酸、强碱溶液反应,所以该方案中选用熟石灰调节pH时,若pH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铝的利用率降低, (2)根据以上分析知,滤渣中一种成分是氢氧化铝,因为反应中铝过量,所以滤渣中还含有Al,所以滤渣成分为Al(OH)3 和Al, (3)用H2催化还原法也可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均可参与大气循环,则其产物是氮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5H2+2NO3﹣N2+4H2O+2OH﹣或5H2+2NO3﹣+2H+N2+6H2O (4)由图可知,第一步热化学反应为NH4+ (aq)+1.5O2(g)=2H+(aq)+NO2﹣ (aq)+H2O(l)△H=﹣273kJ•mol﹣1①,第二步热化学反应为NO2﹣ (aq)+ 0.5O2(g) = NO3﹣(aq))△H=﹣73kJ•mol﹣1②,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1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 (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 (aq)+2O2(g)=2H+(aq)+NO3﹣ (aq)+H2O(l)△H=﹣346 kJ•mol﹣1, 【点评】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及热化学反应、物质分离和提纯,注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注意知识与题目信息的结合来解答,根据生成物采用逆向思维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A+B→C+D的转化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1)若A为金属铝,B为氧化铁,该反应的一种用途是               

(2)若A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且该反应是工业上制取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若A是淡黄色粉末,常用作供氧剂,C为强碱,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若A、B、D都是有机化合物,其中A、B是家庭厨房中常见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4.

①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某种以B为反应物的新型电池如图所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夹持设备已省略).

满分5 manfen5.com

(1)a仪器的名称是:             

(2)洗气装置B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应放入的试剂是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3)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主要成分为Ca(ClO)2          和浓盐酸,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Ⅱ、Ⅲ依次放入(填符号)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无水氯化钙

浓硫酸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5)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说明非金属性氯            溴(填“大于”或“小于”).

(6)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7)F处为尾气吸收装置,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收Cl2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X、Y、W、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Z同主族,Z的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W3+与Y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R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B.Y2﹣的离子半径大于W3+的离子半径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D.Z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R的强

 

查看答案

在一定温度下,将32g Cu投入到一定体积某浓度的HNO3溶液中,Cu全部溶解,且反应后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3,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A.2.8 mol     B.2.6 mol     C.1.4 mol     D.0.8 mol

 

查看答案

(2014秋•肇庆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2++CO2+H2O═CaCO3↓+2H+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32﹣+H2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1O2+4NH4++2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HSO3+Ba2++OH═BaSO3↓+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