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常用药品羟苯水杨胺,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常用药品羟苯水杨胺,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满分5 manfen5.com

(1)羟苯水杨胺的化学式为          对于羟苯水杨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代号)

A.1 mol羟苯水杨胺最多可以和2 mol NaOH反应

B.不能发生硝化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

D.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2)D的名称为                     

(3)A→B所需试剂为                 ;D→E反应的有机反应类型是            

(4)B→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F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① 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         (填代号)。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② 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共有          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C13H11NO3 C、D (2)对硝基苯酚(3)浓硝酸和浓硫酸 还原 (4) (5)C 9种 、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羟苯水杨胺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其化学式为C13H11NO3;A.羟苯水杨胺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肽键,则1 mol羟苯水杨胺最多可以和3 mol NaOH反应,A项错误;B. 羟苯水杨胺含有苯环,能发生硝化反应,B项错误;C.羟苯水杨胺分子中有一个肽键,所以可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D.该分子有酚羟基,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CD。 (2)从合成路线可知和E合成的一种物质。然后通过逆推可知E为对氨基苯酚,从而逆推D为对氨硝基苯酚; (3)根据(2)的分析可知,D为对氨硝基苯酚,C为对硝基苯酚酸钠,B为对硝基氯苯,A为氯苯。从A到B为氯苯的一个硝化过程,因此A → B反应所需的试剂是浓硝酸和浓硫酸;D→E反应是将硝基还原为氨基,有机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4)根据上述分析,B为对硝基氯苯,C为对硝基苯酚酸钠,则B→ C的反应是Cl原子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①质谱法是一种测量离子荷质比(电荷-质量比)的分析方法,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可以确定有机物结构中存在的基团,核磁共振氢谱可以确定有机物中H原子种类,所以若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元素分析仪,答案选C。 ②F为,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根据F的分子式可以看出,若含有2个酚羟基,1个醛基,根据“定二动一”的原子,两个酚羟基在邻位,有2种同分异构体,两个酚羟基在邻位,有3种同分异构体,两个酚羟基在对位,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若含有苯环上有HCOO-和-CHO,则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1,即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比值,据有机物质的官能团以及等效氢原子的数目比值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则结构简式为 。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测定。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测定。该类题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常以框图题或变相框图题的形式出现,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以物质类别判断为核心进行思考。经常在一系列推导关系中有部分物质已知,这些已知物往往成为思维“分散”的联结点。可以由原料结合反应条件正向推导产物,也可以从产物结合条件逆向推导原料,也可以从中间产物出发向两侧推导,审题时要抓住基础知识,结合新信息进行分析、联想、对照、迁移应用、参照反应条件推出结论。解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烃的各种衍生物间的转化关系,不仅要注意物质官能团的衍变,还要注意同时伴随的分子中碳、氢、氧、卤素原子数目以及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衍变,这种数量、质量的改变往往成为解题的突破口。由定性走向定量是思维深化的表现,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之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拟采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                

(2)步骤③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Cr2O72-+H+→SO42-+Cr3++H2O(未配平),每消耗0.4mol Cr2O72-时,反应中S2O32-失去          mo1电子

(3)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                

(4)在25℃下,将amol·L-1的Na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CN的水解常数Kh=        mol·L-1。若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N、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则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代号)。

a.此溶液一定有c(Na+)+c(H+)=c(OH)+c(CN)

b.此溶液一定有c(Na+)=c(HCN)+c(CN)

c.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大于该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

d.此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的pH变化不大

(5)利用Cr2O72-测定某SnCl2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溶液中Sn4+较为稳定):将a g SnCl2样品制成溶液的操作为                 ,向得到的SnCl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用bmol·L-l 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已知酸性环境下,Cr2O72-可被还原为Cr3+),共用去K2Cr2O7溶液xmL.则样品中SnCl2的的质量分数是          。(SnCl2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用含a、b、x、M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

工业上制取氢气除电解水外还有多种方法。

(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K2O·M2O3·2RO2·nH2O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氢气。

元素M、R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7,R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常温下,不能与M单质发生反应的是            (填代号)。

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溶液

(2)工业上也可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制取氢气.

满分5 manfen5.com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2S(g)满分5 manfen5.comH2(g)+S(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见图1,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为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的变化曲线.据图计算985℃时H2S按上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K =         ;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越来越靠近的原因是           

②电化学法:该法制取氢气的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            ;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3)H2S充分燃烧可以得生成SO2,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 0.18mol.若继续通入0.20mol SO2和0.10mol O2,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为       mol。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石墨电极上除了有红色物质析出外,还有少量白色物质析出。为探究阴极石墨电极上的产物,同学们阅读资料并设计了如下过程:

Ⅰ.查阅资料:铜的化合物颜色性质如下

物质

颜色、性质

 

物质

颜色、性质

氢氧化铜Cu(OH)2

蓝色固体不溶于水

硫酸铜(CuSO4)

溶液呈蓝色

氧化亚铜(Cu2O)

红色固体不溶于水

氯化铜(CuCl2)

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氯化亚铜(CuCl)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碱式氯化铜

绿色固体不溶于水

Ⅱ. 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①红色物质一定有铜,还可能有Cu2O;

②白色物质为铜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可能为               

(2)实验验证: 取电解CuCl2溶液后的阴极石墨电极,洗涤、干燥,连接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阴极产物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①实验前,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②实验时,各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为A→            →B→           。(填装置号)

(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色,F中物质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根据现象

①碳棒上的红色物质是否有Cu2O               (填“是”或“否”),理由是              

②装置         (填上图中装置编号)中         的现象说明提出假设②中的白色物质一定存在;

③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问题讨论

①电解CuCl2溶液阴极上除发生Cu2++2e===Cu的反应外,还发生的反应为                

②实验过程中,若装置B中的空气没有排净就开始加热,可能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                

 

查看答案

25℃时,用0.1mol·L-1的CH3COOH溶液滴定20mL0.1 mol·L-1的NaOH溶液,当滴加VmLCH3CO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7。已知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Ka = 满分5 manfen5.com     B.V= 满分5 manfen5.com      C.Ka = 满分5 manfen5.com      D.Ka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