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CH3CH2OH+NaBr+H2SO4(浓) CH3CH2Br+NaHSO...

已知:CH3CH2OH+NaBr+H2SO4(浓)满分5 manfen5.com CH3CH2Br+NaHSO4+H2O.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沸点为38.4℃)的装置和步骤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按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向U形管和大烧杯里加入冰水;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28mL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13g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③小火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时若温度过高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2)为了更好的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更好的加热方式是               

(3)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溴乙烷呈棕黄色.将U形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取           (填“上层”或“下层”)液体.为了除去其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Na2SO3溶液         B.H2O         C.NaOH溶液         D.CCl4

(4)要进一步制得纯净的C2H5Br,可再用水洗,然后加入无水CaCl2干燥,再进行          (填操作名称).

(5)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      (填序号).

①加热   ②加入AgNO3溶液   ③加入稀HNO3酸化   ④加入NaOH溶液   ⑤冷却.

 

(1)Br2; (2)水浴加热; (3)下层;A; (4)蒸馏; (5)④①⑤③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利用醇能与HX酸反应的原理制备溴乙烷,涉及溴的物理性质是红棕色液体,易挥发,可通过水溶加热的方法控制反应温度,反应后的混合物因有机物与无机溶液不相溶而分层,下层为密度大于水的溴乙烷,通过分液分离后再进一步进行分离提纯; (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温度过高会把溴离子氧化成红棕色的溴; (2)溴乙烷沸点为38.4℃,同时考虑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为避免更多的副反应进行,只要控制温度略高于38.4℃即行,因此可以通过水浴进行加热就可以了; (3)溴乙烷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分层后处于混合液的下层;分液后,溴乙烷中混有溴,除杂时注意溴和溴乙烷的性质角度考虑; (4)溴乙烷沸点低,可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 (5)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有溴乙烷参加的主要反应是溴乙烷和碱溶液中的水解; 【解析】 (1)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Br﹣,会有溴生成,化学式为Br2,故答案为:Br2; (2)可以利用水浴加热来控制反应温度,故答案为:水浴加热; (3)由于溴乙烷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溴乙烷应该在下层;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说明含有单质溴杂质,则A.Na2SO3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可除去溴,故A正确; B.溴在溴乙烷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加水难以除去溴乙烷中的溴,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碱性,可以除去杂质溴,但溴乙烷也会在此溶液里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 D.溴和溴乙烷都能溶于四氯化碳,不能将二者分离,故D错误; (4)溴乙烷的沸点是38.4℃,故采用蒸馏操作分离,故答案为:蒸馏; (5)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所以操作顺序为④①⑤③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探究小组同学用金属铝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方法研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差异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药品:2.0moL/L盐酸、4.0mol/L盐酸、2.0mol/L硫酸、4.0mol/L硫酸,质量和相同的铝片和铝粉(金属表面氧化膜都已除去);每次实验各种酸的用量均为50.0mL,金属用量均为9.0g.

(Ⅰ)甲同学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实验及其现象如下:

反应进程(分钟)

1

2

5

15

20

4.0mol/L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反应结束

2.0mol/L硫酸

无明显现象

极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4.0mol/L硫酸

无明显现象

少量气泡

有比较连续的气泡

请回答:

(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                    

(3)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速率有差异,你认为其原因有哪些可能?请提出你的假设(写出2种可能):

(Ⅱ)(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温度控制为25℃和35℃).请你根据实验目的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用量:酸均为50.0mL、铝为9.0g过量):

实验目的

实验

编号

温度

金属铝

形态

盐酸浓度

/mol·L﹣1

1 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实验①和④探究金属规格(铝片、铝粉)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25˚C

铝片

4.0

 

 

 

 

 

 

 

 

 

 

 

查看答案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试判断: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可能有          

(2)写出实验③中的离子方程式:                     

(3)对可能有的物质进行确认,把③的滤液做进一步鉴别操作,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1)若B是淡黄色固体,②③反应均用到同一种液态氢化物.D物质常用于食品工业.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④反应离子方程式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写出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 g Fe和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 NA

B.64g SO2含有NA个SO2分子

C.16g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

D.标况下,4.48L的水中含有H2O分子的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