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电池的发明和应用是化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 I 每一次化学电池技术的突...

电池的发明和应用是化学家们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之一。

I 每一次化学电池技术的突破,都带来了电子设备革命性的发展。最近,我国在甲醇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上获得了新突破,原理如图1所示。

(1) 请写出从C口通入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2) 以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如图2所示。电解开始后在         的周围(填“阴极”或“阳极”)先出现红色。假设电池的理论效率为80%(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电池反应所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若消耗6.4g甲醇气体,外电路通过的电子个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II 随着电池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废旧电池潜在的污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电池生产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常含有Cu2+等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目前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依据沉淀转化的原理,常用FeS等难溶物质作为沉淀剂除去这些离子。已知室温下满分5 manfen5.com(FeS)=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CuS)=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上述除杂的原理:                 

(2) 工业上为了处理含有Cr2O72—的酸性工业废水,用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石灰水,使铬离子转变为Cr(OH)3沉淀。

氧化还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溶液中pH至少为         ,才能使Cr3+沉淀完全。

现用上述方法处理100m3含铬(+6价)78满分5 manfen5.com的废水,需用绿矾的质量为             Kg。(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Ⅰ:(1)O2+4e-+4H+=2H2O (2)阴极;5.8×1023 Ⅱ:(1)FeS(s)+Cu2+(aq)=CuS(s)+Fe2+(aq) (2)①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②5 ③125.1Kg 【解析】 试题分析:Ⅰ.(1)氧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在正极通入。又因为存在质子交换膜,电解质溶液是酸性溶液,所以通入氧气的电极反应式是O2+4e-+4H+=2H2O。 (2)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是氯离子失去电子,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导致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所以阴极周围出现红色。6.4g甲醇的物质的量是6.4g÷32g/mol=0.2mol,甲醇的氧化产物是CO2,反应中失去0.2mol×(4+2)=1.2mol。又因为电池的理论效率为80%,则外电路通过的电子个数为1.2mol×80%×6.02×1023/mol=5.8×1023。 Ⅱ.(1)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FeS的溶度积常数大于CuS的溶度积常数,所以FeS能转化为更难溶的CuS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s)+Cu2+(aq)=CuS(s)+Fe2+(aq)。 (2)①反应中亚铁离子的氧化产物是铁离子,Cr2O72-的还原产物是Cr3+,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②由于溶液中Cr3+浓度小于10-5mol/L时,可以视为完全沉淀,根据Cr(OH)3的溶度积Ksp=1×10-32 mol4·L-4可知,要使Cr3+沉淀完全,则溶液中c(OH-)3×1×10-5=1×10-32,则c(OH-)=10-9mol/L,c(H+)=10-5mol/L,所以pH=5。 ③100m3含铬78mg/L的废水中含铬的物质的量为[100×103×78mg/L÷1000]÷52g/mol=150mol,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得关系式: 2Cr3+ ~ 6FeSO4·7H2O 2mol 6mol 150mol n(FeSO4·7H2O) 解得n(FeSO4·7H2O)=450 mol,所以m(FeSO4·7H2O)=450mol×278g• mol—1=125.1Kg 【考点定位】考查燃料电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计算等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极产物的判断和计算;溶解平衡以及溶度积常数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等知识。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写出电池总反应: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与燃料的燃烧反应一致,若产物能和电解质反应,则总反应为加合后的反应。 (2)写出电池的正极反应 ①酸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O2+4H++4e-=2H2O; ②碱性电解质溶液环境下:O2+4e-+2H2O=4OH-; ③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O2-)环境下:O2+4e-=2O2-。 (3)根据电池总反应和正极反应写出电池的负极反应:电池总反应=电池正极反应+电池负极反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硫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SO4 = H+   + HSO4  HSO4满分5 manfen5.comH++SO42—,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 mol·L-1的Na2SO4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有                 

A.c(SO42—)+c(HSO4)+c(H2SO4)=0.1 mol·L-1

B.c(OH-)=c(H+)+c(HSO4)

C.c(Na+)+c(H+)=c(OH-)+c(HSO4)+2c(SO42—)

D.c(Na+)=2c(SO42—)+2c(HSO4)

(3)如果25 ,0.1 mol·L-1NaHSO4溶液中c(SO42—)=0.029 mol·L-10.1 mol·L-1H2SO4溶液中c(SO42—)          0.029 mol·L-1(“<”,“>”“=”),理由是              

(4)0.1 mol·L-1NaHSO4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如果25 ,0.10 mol·L-1H2SO4溶液的pH=-lg 0.11, 25 ,0.10 mol·L-1H2SO4溶液中c(SO42—)=                

 

查看答案

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4个阶段所改变的外界条件均不相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图中从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物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乙图中t2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               t5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是            

(3)乙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在这4个阶段中C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正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反应开始时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为                 

 

查看答案

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 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l mo1·L-1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l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请回答: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            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                      

(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评价:乙方案中,难以实现之处是配制100mLpH=l的HA溶液;而不妥之处是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查看答案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满分5 manfen5.com                   B.KNO3的溶解度S

C.化学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

 

查看答案

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Zn + 2OH- - 2e- = ZnO + H2↑,Ag2O + H2O + 2e- = 2Ag+ 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