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识和应用物质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的类别认识该物质可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二是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1)下图1是硫元素的各个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①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 ,B 。
②写出SO2转化为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为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老师在B、C、D试剂瓶中依次分装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进行图2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C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的作用: 。。
③老师提醒同学们,如果B、D顺序对调,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不能说明木炭已被氧化成CO2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使品红溶液褪色
d.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e.通入氯水中,能使氯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右图A→E是五种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 为红棕色,A为气体单质。
(1)写出化学式: B C
(2)实验室制备D实验中所用的干燥剂是: 。
(3)B与H2O反应,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A与O2的反应方程式: ;D与O2的反应方程式:
;A与H2的反应方程式: 。
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浓度为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
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
A.BaCl2 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
C.AlCl3 NH3·H2O NaOH D.Ba(OH)2 CaCl2 Na2SO4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来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32-存在
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
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是能一次鉴别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