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

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满分5 manfen5.com COS(g)+H2(g)    K=0.1

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C 【解析】 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故B错误;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 CO(g)+H2S(g)COS(g)+H2(g) 起始(mol):10 n 0 0 变化(mol):2 2 2 2 平衡(mol):8 n-2 2 2 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C正确;D、根据上述数据,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应用、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常常使用三段式解题,要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三段式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甲与丁形成的分子中有非极性分子

C.简单离子半径:丁>乙>丙

D.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均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

工业上将Na2CO3和Na2S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

A.硫元素被氧化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出2.5m3CO2

 

查看答案

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的大小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分子稳定性的高低

D.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查看答案

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查看答案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