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

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

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

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

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

 

D 【解析】 试题分析: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固体1为二氧化硅;在滤液中加入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固体2为氢氧化铝,溶液2为硫酸亚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A、由流程分析可知,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X为铁粉,故A正确;B、由流程分析可知,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固体2为氢氧化铝,故B正确;C、亚铁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且受热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故C正确;D、在溶液1中含有铁离子和铝离子,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最终得到的是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故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工艺流程的分析应用。侧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理解工艺流程图的整体流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中加入足量硫酸,Fe2O3、Al2O3与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硫酸铝进入溶液,二氧化硅不反应成为滤渣;在滤液中加入铁粉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调节pH值使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本题的易错选项是D,要注意课本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查看答案

a molNa2O2b 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使其充分反应,当排出气体为两种气体时, a:b不可能为

A3:4           B4:5          C2:3       D3:2

 

查看答案

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y轴表示的可能是基态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B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标度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查看答案

可逆反应mA(g)nB(g) 满分5 manfen5.com pC(g)qD(g)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⑥t1t2

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所述正确的为(   )

A②④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⑧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A.用KOH溶液鉴别SO3(g)SO2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