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硫化物可用于冶炼金属铜。为测定某试样中Cu2S、CuS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在0.7500g试样中加入100.00 mL 0.1200mol/mol KMnO4的酸性溶液,加热,硫元素全部转化为SO42-,铜元素全部转化为Cu2+,滤去不溶性杂质。
步骤2:收集步骤1所得滤液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 mL溶液,用0.1000mol/mol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6.00 mL。
步骤3:在步骤2滴定所得溶液中滴加氨水至出现沉淀,然后加入适量NH4HF2溶液(使Fe、Mn元素不参与后续反应),加入约1gKI固体(过量),轻摇使之溶解并发生反应:2Cu2++4I-=2CuI↓+I2。用0.05000mol/mo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离子方程式为2S2O32-+I22I-+S4O62-),消耗14.00 mL。
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的还原产物为Mn2+。
(1)若步骤3加入氨水产生沉淀时,溶液的pH=2.0,则溶液中c(Fe3+)=___________。
(已知室温下Ksp[Fe(OH)3]=2.6×10-39)
(2)步骤3若未除去Fe3+,则测得的Cu2+的物质的量将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计算试样中Cu2S和CuS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氨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十分广泛 。
(1)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合成尿素
①以CO2与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 ΔH=-159.47kJ/mol
NH2CO2NH4(s)=CO(NH2)2(s)+H2O(g) ΔH=+72.49kJ/mol
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ΔH=_____________kJmol。
②液氨可以发生电离:2NH3(l)NH2-+NH4+,COCl2和液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尿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氨气易液化,便于储运,可利用NH3作储氢材料已知:2NH3(g)N2(g)+3H2(g) ΔH=+92.4 kJ/mol 。
①氨气自发分解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填“低温” 或 “高温”)。
②其他条件相同,该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氨气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 的变化如图所示。
在600℃时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催化剂的化学式)。c点氨气的转化率高于b点,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物质(用NH3表示)和氯化物,把垃圾渗滤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电极为惰性材料)进行电解除去NH3,净化污水。该净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电解产生氧化剂,第二步氧化剂氧化氨氮物质生成N2。
①写出电解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采用硫铁矿焙烧去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流程如下:
(1)浸取时,溶液中的Fe2+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能提高烧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烧渣粉碎 B.降低硫酸的浓度 C.适当升高温度
(2)还原时,试剂X的用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试剂X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Fe粉 B.SO2 C.NaI
还原结束时,溶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由分离出滤渣Ⅱ后的溶液得到产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在3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
3H2(g)+N2(g) 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率为v(H2)=1.5mol·L-1·min-1
B.2c1<1.5
C.2ρ1=ρ2
D. 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向20mL 0.1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入0.1mol/L 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c(H+) + c(Na+) + c(NH4+)=c(OH-) + c(SO42-)
B.当滴入30mL NaOH溶液时(pH>7):c(NH4+)>c(NH3·H2O)>c(OH-)>c(H+)
C.当滴入20mL NaOH溶液时:2c(SO42-)=c(NH3·H2O)+ c(NH4+)
D.当溶液呈中性时:c(NH4+)>c(SO42-)>c(Na+)>c(H+)= c(OH-)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