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 B.Al C.Na2CO3 D.蔗糖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 NA
B.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0 NA
D.1 L 0.1 mol·L-1的Fe2 (SO4)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2 NA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D.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水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 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 mL 0.10 mol/L的H2SO4溶液
D.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金属铜能被氯化铁浓溶液腐蚀,其化学反应是:Cu+2FeCl3=CuCl2+2FeCl2。现将有铜的印刷线路板浸入120mL氯化铁浓溶液中,有9.6g铜被腐蚀掉。取出印刷线路板,向溶液中加入8.4g铁粉,经充分反应,溶液中还存在4.8g不溶解的物质。(设溶液体积不变,且不考虑金属离子水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
(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4.8g不溶物的成分为 。
(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金属离子为 。
(4)比较Fe2+、Fe3+、Cu2+的氧化性大小: 。
(5)试计算最后溶液中Fe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框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均为常见的金属单质,A、C在冷的H的浓溶液中均会发生钝化;E为固体非金属单质。B为红色固体氧化物,X为常见的无色液体.L焰色为黄色,且能使酚酞变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C的合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这种合金是 ;
A.铝合金 B.青铜 C.镁合金 D.钢铁
(2)F的化学式为 ;
(3)K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A与B生成C和D的反应是 (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
(5)D与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