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氨可用于制取氨水、液氮、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等,因此被广泛应用...

氨可用于制取氨水、液氮、氮肥(尿素、碳铵等)、硝酸、铵盐、纯碱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塑料等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1)以甲烷为原料可制得合成氨气用的氢气。图1是一定温度、压强下,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2 mol H2(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用E1、E2、E3表示)。

满分5 manfen5.com

(2)CO可使合成氨的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因此工业上常用乙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反应原理:  [Cu(NH3)2CH3COO](l)+ CO(g)+NH3(g)满分5 manfen5.comCu(NH3)3] CH3COO·CO(l)  △H<0,吸收后的乙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可再生而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则再生的适宜条件是           (填字母序号)。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满分5 manfen5.com

(3)已知N2(g)+ 3H2 满分5 manfen5.com2NH3(g)△H=-94.4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各时间段最终均达平衡状态。

①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前20min内,ν(NH3)=        ,放出的热量为       

②25 min时采取的某种措施是                      

③时段III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3位有数字)

(4)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的反应为:2NH3(g)+CO2(g)满分5 manfen5.comCO(NH2)2(l)+H2O(g) △H<0。某温度下,向容器为100m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 mol NH3和2molCO2,该反应进行到40s时,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50%。图3中的曲线表示在前25s内NH3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若反应延续至70s,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3中用实线画出使用催化剂后c(NH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CH4(g)+H2O(g)CO(g)+ 3H2(g)△H=3(E2-E1)/2kJ·mol-1 (2分) (2)B(2分) (3)①0.050mol/(L·min) (2分) 94.4kJ(2分) ②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2分) ③2.37mol-2·L2(2分) (4)如图(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应的反应效应或焓变等于生成物能量总和与反应能量总和之差,从图1可以求得△H,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 +H2O(g)CO(g) + 2H2(g) △H=(E2-E1)kJ/mol。 (2) 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要使乙酸铜氨溶液再生则应使平衡逆向移动,高温、低压有利于平衡逆向进行,答案选B。 (3)①20min时氨气的浓度为1.00 mol·L-1,所以v (NH3)=1.00 mol/L÷20min=0.050 mol/(L·min)。 20min时,生成的NH3为1.00 mol·L-1×2L=2mol,从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此时放热94.4kJ。 ②25min时,NH3浓度发生突变,由1.00 mol·L-1瞬间减小至0,然后又逐渐增大,说明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 ③时段Ⅲ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c(H2)=0.75 mol·L-1、c(N2)=0.25 mol·L-1、c(NH3)=0.50 mol·L-1,则反应N2(g)+ 3H22NH3(g)的平衡常数K==2.37。 (4) 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的NH3为2mol,平衡时氨气浓度为c(NH3)=0.02 mol·L-1。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起始状态相同,平衡状态也相同,但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c(NH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表示为(见答案)。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计算及图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满分5 manfen5.com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

(1)将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 ℃馏分。(已知: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2)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A”或“B”);

A.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B.CO(NH2)2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质量分数

水合肼具有还原性,被氧化生成氮气。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

a.称取馏分5.000 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经稀释、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 mL溶液。

b.移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 mL水,摇匀。

c.用0.2000 mol·L-1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

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3)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若三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00 mL,则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 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YZ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1mol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mol电子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12O2,则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化合物A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①1 mol A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1 mol氢气 ②含2个甲基 ③1个碳原子上不能连接2个羟基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查看答案

化工生产中常用Fe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FeS(s)满分5 manfen5.comCuS(s)+Fe2+(aq)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FeS的Ksp大于CuS的Ksp

②该反应平衡常数K=满分5 manfen5.com

③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溶液中c(Cu2+)、c(Fe2+)保持不变

④达到平衡时c(Fe2+)=c(Cu2+)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 11O24B2O3 + 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外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B装置内共收集到0.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解过程中,c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然后有气泡产生

B.VB2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VB2 + 11H2O - 22e-V2O5 + 2B2O3 + 22H+

C.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D.若B装置内的液体体积为200 mL,则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