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硫酸厂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SO2尾气。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2...

某硫酸厂用以下几种方法处理SO2尾气。

满分5 manfen5.com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2C s+2SO2g满分5 manfen5.comS2g+2CO2g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

第一次出现平衡的时间是第          min

②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        

③30 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                 40min时,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_

2亚硫酸钠吸牧法

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常温下,当吸收至pH=6时,吸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cNa++cH+ >cSO32-+cHSO3-+ cOH-

b.cNa+ = cSO32- + cHSO3-+ CH2SO3

c.cNa+> cSO32-> cOH->cH+

d.水电离出cOH=l×l0-8 mol/L

3电化学处理法

图所示,Pt1电极的反应式为                      ;碱性条件下,用Pt2电极排出的S2O42-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N2,同时有SO32-生成。若阳极转移电子6mol,则理论上处理NO2气体    mol

满分5 manfen5.com

 

 

(1)①20(1分) ; ②0.03mol/(L·min); ③减小CO2的浓度; 0.675 (2) ①SO32-+SO2+H2O=2HSO3- ;②ad (3)SO2+2H2O-2e-=SO42-+4H ; 1.5 【解析】 试题分析::(1)①从图中可看出20min时各组分浓度不变,此时反应达到平衡; ②0~20min时,SO2浓度变化为1.0mol/L-0.4mol/L=0.6mol/L,则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0.6/20=0.03mol/(L•min),故答案为:0.03mol/(L•min); ③30min时,CO2浓度减小,其他物质浓度不变,改变的条件是减小CO2的浓度,40min时的平衡常数和20min时相同,20min时,SO2(g)=0.4mol/L,S2(g)=0.3mol/L,CO2(g)=0.6mol/L,则平衡常数K=(0.3 x 0.62)/0.42=0.675,故答案为:减小CO2的浓度;0.675; (2)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SO2+H2O=2HSO3-,故答案为:SO32-+SO2+H2O=2HSO3-; ②常温下,当吸收至pH=6时, a.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SO32-)+c(HSO3-)+c(OH-),所以c(Na+)+c(H+)>c(SO32-)+c(HSO3-)+c(OH-),故a正确; b.根据物料守恒,当溶质完全为NaHSO3时,c(Na+)=c(SO32-)+c(HSO3-)+c(H2SO3),若还存在Na2SO3,则c(Na+)>c(SO32-)+c(HSO3-)+c(H2SO3),故b错误; c.pH=6,c(OH-)<c(H+),故c错误; d.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pH=6,水电离出c(OH-)=10-14/10-6=l×l0-8 mol/L,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3)SO2在Pt(1)电极失电子生成SO42-,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NO2中N的化合价为+4价,转化为0价的N2,每molNO2得电子4mol,若阳极转移电子6mol,则理论上处理NO2气体为6/4=1.5mol.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计算、电解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硫酸法是现代氧化铍或氢氧化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预焙烧破坏铍矿物绿柱石—3BeO· Al2O3·6SiO2及少量FeO的结构与晶型, 再采用硫酸酸解含铍矿物, 使铍、铝、铁等酸溶性金属进入溶液相, 与硅等脉石矿物初步分离, 然后将含铍溶液进行净化、除杂, 最终得到合格的氧化铍 或氢氧化铍 产品, 其工艺流程如右图。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1铝铵矾的化学式是NH4AlSO42·12H2O

2铍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相似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炼物酸浸前通常要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2蒸发结晶离心除铝若在中学实验室中进行,完整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洗涤、过滤。

3中和除铁过程中中和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原理解释除铁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的熔剂除了流程中的方解石外,还可以是纯碱、石灰等。其中, 石灰具有价格与环保优势, 焙烧时配料比 m石灰/ m绿柱石 通常控制为13, 焙烧温度一般为1400℃—1500℃ 。若用纯碱作熔剂,SiO2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纯碱加入过多则Al2O2BeO2也会发生反应,其中BeO与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会导致酸浸时消耗更多硫酸,使生产成本升高,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成本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H2SO4()NaBr 满分5 manfen5.com NaHSO4HBr↑

满分5 manfen5.com

CH3CH2OHHBr满分5 manfen5.com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1A装置的名称是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                       

3)给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给A加热的目的是                    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5)图中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目的是                          

6)为了除去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____________(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所得粗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钾    C亚硫酸钠    D碳酸氢钠

7)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 g

在上述提纯过程中每次分液时产品均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上口或下口)取得。

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EBF同主族,EF同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F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常温下单质AE的状态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

B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其溶液一定呈酸性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EC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

 

查看答案

下列分离或提纯有机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

A

乙烷

乙烯

酸性KMnO4溶液,洗气

B

MgCl2溶液

FeCl3

MgO,过滤

C

HCl气体

Cl2

饱和食盐水,洗气

D

乙醇

生石灰,过滤

 

 

查看答案

2015105日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及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大村智,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1971 年发现、分离、提纯并用于治疟新药青蒿素,拯救了数千万人的生命。青蒿素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青蒿素是芳香族化合物

C青蒿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青蒿素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