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将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

将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1120 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 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6∶3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C.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中,NO2 的体积分数是80%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

 

A 【解析】 试题分析: 该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14mol/L,B正确; 铜镁合金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Mg(NO3)2,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为Cu(OH)2、Mg(OH)2,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g-1.52g=1.02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1.02g÷17g/mol=0.06mol,D正确;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x+2y=0.06、64x+24y=1.52,解得x=0.02,y=0.01,故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2mol:0.01mol=2:1,A错误; C、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05mol,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 mol,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05-a)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a×1+(0.05-a)×2×1=0.06,解得a=0.04,NO2和N2O4 的物质的量之比=0.04mol:(0.05mol-0.04mol)=4:1,因此NO2的体积分数是80%,C正确; 考点: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反应发生的过程是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注意根据守恒思想进行的解答,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发生反应,若再加入某种盐,则铜粉可以逐渐溶解,该盐是

A.KNO3               B. ZnSO4         C. KCl           D.FeSO4

 

查看答案

有一种混合气体,它可能由CO、CO2、SO2、HCl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物质的现象如下: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析出;通过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通过炽热的CuO,固体变为红色;通过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该混合气体组成的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有CO2

B.只含有SO2和CO

C.含有SO2、CO和CO2,可能含HCl

D.含HCl、SO2和CO,可能含CO2

 

查看答案

将一定量的Fe、Fe2O3 CuO的混合物放入体积为100 mL、浓度为2.2 mol·L-1的H2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96mL(标况),得到不溶固体1.28 g,过滤后,滤液中的金属离子只有Fe2+(假设滤液体积仍为100mL)。向滤液滴加2 mol·L-1 NaOH溶液至40mL时开始出现沉淀。则未滴加NaOH溶液前滤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6mol·L-1    B.1.8mol·L-1    C.2.0mol·L-1  D.2.2mol·L-1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3

溶液变蓝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 I2> Fe3+

 

 

查看答案

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 + 18H = 6Fe3++ H2 + 8H2O

正确

B

向MgCO3中加入稀盐酸:CO32- + 2H CO2+ H2O

错误,MgCO3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NH4)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Ba2+CO32-= BaCO3

正确

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

2Fe2++ 2Br 2Cl2 = 2Fe3++Br2+4Cl

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