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纯净物 B.胶体的分散质有可能带电,但胶体...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是纯净物

B.胶体的分散质有可能带电,但胶体不带电

C.胶体、溶液与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B 【解析】 试题分析:A.因为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就是胶体,胶体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胶体分散系是电中性的,胶体微粒吸附带电离子,故B正确;C.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是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沉淀,故D错误;答案为B。 【考点定位】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名师点晴】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胶体不带电,胶粒可能带电,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鉴别溶液与胶体的最有效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B.干冰、铁、氯化氢

C.天然气、氮气、胆矾        D.烧碱、液态氧、碘酒

 

查看答案

1mol仅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A在稀硫酸中水解生成1molB和1molC,B分子中N(C):N(H)=4:5,135<Mr(B)<140;C与B分子中C原子数相同,且:Mr(B)=Mr(C)+2.(N代表原子个数,Mr代表相对原子质量)

(1)C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B的分子具有高度对称性,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B能与金属Na反应但不能与NaOH反应.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3)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4)C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CH3Cl为无色,略带臭味的气体,密度为2.25g/L,熔点为-24.2℃,易溶于乙醇和丙醇等有机溶剂。

Ⅰ.实验室制取CH3Cl的原理是CH3OH+HCl(浓)满分5 manfen5.com CH3Cl+H2O.具体步骤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干燥ZnCl2晶体;

②称取24g研细的无水ZnCl2和量取20mL浓盐酸放入圆底烧瓶,同时量取一定量的甲醇放入分液漏斗中

③将分液漏斗里的甲醇逐滴滴入烧瓶中并加热,待ZnCl2完全溶解后有CH3Cl气体逸出,可用排水法收集

请回答:

(1)实验室干燥ZnCl2晶体制得无水ZnCl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过程中滴入烧瓶中甲醇的体积比盐酸少(甲醇与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其理由是__________;

(3)实验室为何用排水法收集CH3Cl?________________;

Ⅱ.据某资料记载,CH4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后,其稳定性受到影响,可被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现有四只洗气瓶:分别盛有以下试剂:A.1.5%KMnO4(H+)溶液;B.蒸馏水;C.5%Na2SO3溶液;D.98%H2SO4

(1)为证实这一理论的可靠性,请从上面选择最恰当的洗气瓶,将a装置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洗气瓶__________(填洗气瓶编号),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则证实上述资料的正确性。

(2)写出洗气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元素的氧化产物为CO2):________________;

(3)如果CH3Cl是大气的污染物,上述洗气瓶之后还应接一只盛__________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酯,其合成过程如下(水及其他无机产物均已省略)

满分5 manfen5.com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物质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物质X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

B+D→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