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300℃下,将2 mol SO2 1 mol O2混合于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300℃下,将2 mol SO2  1 mol O2混合于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满分5 manfen5.com2SO3(g)  ΔH,2分钟末达到平衡,测得SO2的转化率为60%请根据化学反应的有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能证明反应已经达到平满分5 manfen5.com衡状态的是

①c(SO2):c(O2):c(SO3)=2:1: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SO3的同时消耗nmol SO2

③反应速率2v(SO3)= v(O2)

④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⑤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2)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的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据图分析:你认为t3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_;t6时保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气,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SO2%含量最高的区间是

(t0~t1,t2~t3,t3~t4,t5~t6

(3) 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ΔH     0(填“大于”小于“或“不确定”)

(4)如果在相同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加入SO20.6 mol加入SO31.4 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来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O2        mol

 

(1)④⑤ (2)加催化剂 不 t5~t6 (3)45/4 小于 (4)0.3 mol 【解析】 试题分析:(1)①c(SO2):c(O2):c(SO3)=2:1:2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①错误;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SO3的同时消耗nmol SO2,均表示正反应速率,因此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②错误;③反应速率2v(SO3)=v(O2)没有表明反应速率方向,因此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③错误;④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④正确;⑤密度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容器容积是变化的,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⑤正确,答案选④⑤; (2)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平衡不移动。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t6时保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根据图像可知平衡一直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SO2%含量最高的区间是t5~t6。 (3) 2SO2(g)+O2(g)2SO3(g) 起始浓度(mol/L) 1 0.5 0 转化浓度(mol/L) 0.6 0.3 0.6 平衡浓度(mol/L) 0.4 0.2 0.6 所以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这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ΔH小于0。 (4)如果在相同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加入SO20.6 mol加入SO31.4 mol,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来平衡相同,则完全转化后应该是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1.4mol三氧化硫完全转化后生成1.4mol二氧化硫和0.7mol氧气,还应加入O21mol-0.7mol=0.3mol。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平衡状态判断、计算以及等效平衡的应用等 【名师点晴】该题的难点是等效平衡的应用,所谓等效平衡是指外界条件相同时,同一可逆反应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都可以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等效平衡的判断及处理一般步骤是:进行等效转化——边倒法,即按照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转化到同一边的量,与题干所给起始投料情况比较。等效平衡一般有三种类型: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来说(即△n≠0的体系):等效转化后,对应各物质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II类:恒温恒容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来说(即△n=0的体系):等效转化后,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III类:恒温恒压下对于气体体系等效转化后,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起始态相同,两平衡等效。解答该类型试题的关键是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求解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满分5 manfen5.comB+C(g) ΔH= +Q kJ·mol-1(Q>0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等于Q kJ

D.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2H6的燃烧热为1090 kJ·mol-1,则C2H6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6(g)+3.5O2(g)===2CO2(g)+3H2O(g)    ΔH=-1090 kJ/mol

B.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CO的燃烧热

ΔH=-283 kJ

C.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则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也放出57.3 kJ的热量

 

查看答案

S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而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则图中右侧Y形管中放置的药品组合符合要求的是(必要是可以加热)

满分5 manfen5.com

Cu和浓硝酸  CaO和浓氨水  ③大理石和稀盐酸

④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    ⑤过氧化钠和水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四种短周期元素中W的原子半径最小

B.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ⅣA族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最高正价由高到低顺序:W>Z

D.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W> Z,W的单质常温下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某中性溶液中: Na、Fe3+、SO42、NO3

B.某无色溶液中: K、Mg2+、ClOSO42 Fe2+

C.能使KSCN变红的溶液中: NH4、Na、SiO32、HC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 Al3+SO42、NO3、C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