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SO2具有漂白性的是( )
A.SO2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红色褪去
B.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SO2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D.SO2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
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iO3、K2SO3、KAlO2、MgCl2、K2CO3、NaNO2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NaNO2
B.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2SO3
C.气体A和气体B-定为混合物
D.原混合物中一定有Fe2O3
已知CN﹣(氢氰酸根离子)SCN﹣(硫氰酸根离子)和Cl﹣有相似之处:两个﹣CN原子团或两个﹣SCN原子团可分别构成氰分子(CN)2和硫氰分子(SCN)2。(CN)2和(SCN)2的性质和Cl2有性质有相似之处,且常温常压下是气体,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和HSCN溶液加热反应:MnO2+4HSCNMn(SCN)2+(SCN)2↑+2H2O
B.(CN)2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N)2+2KOH═KCN+KCNO+H2O
C.碘晶体投入HCN溶液中:I2+2HCN═2HI+(CN)2
D.(SCN)2和水反应:(SCN)2+H2OHSCN+HSCNO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 Fe3+在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
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
C.步骤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人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224
B.样品中Fe的质量为2.14g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3.52g
D.未氧化前Fe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2%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B.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