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B.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C.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c(SO42-)+c(OH-)=c(NH4+)+c(H+),PH=7的溶液显中性,则c(OH-)=c(H+),所以2 c(SO42-)=c(NH4+),A项错误;B.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PH=11的NaOH溶液c(NaOH)=0.001mol/L,PH=3的醋酸中c(CH3COOH)>0.001mol/L,所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为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B项正确;C.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浓度不同,电离程度不同,所以pH分别为a和a+1的醋酸溶液,则c1≠10c2,C项错误;D.氨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加入硫酸铵后,增大了c(NH4+),抑制了氨水的电离,则溶液中c(OH-)/c(NH3·H2O)减小,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大小比较以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等知识 【名师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几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三个守恒”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c(H+)+c(Na+)=c(HCO3-)+2c(CO32-)+c(OH-) ②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粒子的初始浓度等于它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物料守恒实际上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如Na2S溶液中S原子守恒,n(Na):n(S)恒为2:1,c(Na+)=2c(S2-)+2c(HS-)+2c(H2S) ③质子守恒: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量总是相等的;盐类水解过程中,由于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了水电离的H+或OH-,从而使溶液中的c(H+)与c(OH-)不再相等而表现出一定的酸碱性,但水电离出的H+与OH-守恒的关系依然存在。如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

A. NaOH、H2SO4、 Ba(OH)2         B.NaOH、CuSO4、 H2SO4

C. HCl、 CuCl2、 Ba(OH)2        D.NaBr、 H2SO4、 Ba(OH)2

 

查看答案

向pH相等的一元酸HA和HB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当收集到的H2的体积相等时,消耗酸的体积V(HA)>V(H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消耗锌的质量:HA>HB                 B.HA一定为强酸

C.生成H2的平均速率:v(HA)< v(HB)      D.酸性:HB>HA

 

查看答案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

 

查看答案

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取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和3.6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

A .CH4 C3H4    B.CH4 C3H8    C.C2H4 C3H4     D.C2HC2H6

 

查看答案

下列烃分子中,一氯取代物种类数最多的是

A.正丁烷    B.异丁烷     C.异戊烷     D.新戊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