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仪器的使用、记录的数据或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22.30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将20gNa2CO3溶于80g水中制得20%的Na2CO3溶液
D.将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1L水中可制得1mol/L盐酸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 B C D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100mL0.1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48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目为3NA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的摩尔质量是32g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它是碱
D.虽然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它是非电解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还田,以增加土壤肥力
B.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1m=109n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实验室中做如下实验: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 =QkJ/mol
(1)若A、B起始物质的量均为零,通入C的物质的量(mo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1 | 8 0 0 ℃ | 1.0 | 0.80 | 0.67 | 0.57 | 0.50 | 0.50 | 0.50 |
2 | 8 0 0 ℃ | n2 | 0.60 | 0. 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 0 0 ℃ | n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7 3 0 ℃ | 1.0 | 0.90 | 0.80 | 0.75 | 0.70 | 0.65 | 0.65 |
根据上表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①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 实验2中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3中n3 1.0 mol(填“>、=、<”)。
②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中Q 0(填“>、=、<”),
(2)在另一反应过程中A(g)、B(g)、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15 min可能是升高了温度
b.10~15 min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20 min时可能缩小了容器体积
d.20 min时可能是增加了B的量
(3)一定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通入5molA (g)和3molB(g),此时容器的压强为P(始)。反应进行并达到平衡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为P(始)的 。若相同条件下,向上述容器中分别通入a molA(g)、b molB(g)、c molC(g),欲使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仍为P(始)的
。
①a、b、c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一个用a、c表示,另一个用b、c表示)
②欲使起始时反应表现为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的取值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