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不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将一块Al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 Al箔熔融而不滴落 | Al与氧气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 有铜单质析出 | Na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
C.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D.常温下,1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NA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在“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A.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
D.加大稀土资源的开采和出口,保证经济快速发展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其具体操作依次为 。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
(3)B中试剂为 。
(4)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5)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 。
(6)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e→ →h。(填字母序号)
(7)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 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为 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
取少量黑色固体,
|
|
【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