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⑤

 

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由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生成碳酸氢钠后溶液变成过饱和溶液,所以会析出部分碳酸氢钠固体,所以不会出现 “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的现象,①正确;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偏铝酸钠先和稀盐酸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强酸,所以会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的现象,②错误;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开始会出现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强碱,所以会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的现象,③错误;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盐酸和硅酸钠生成难溶的硅酸,硅酸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不会出现 “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的现象,④正确;⑤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先生成AgOH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形成[Ag(NH3)2]+络离子,沉淀溶解,所以会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的现象,⑤错误;答案选C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氧化铝的性质,硅酸的性质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3+有氧化性

实验室常用KSCN溶液检验Fe3+

B

SO2有较强的还原性

SO2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浓硫酸可干燥NO和SO2

NO和SO2还原性都弱

D

浓硫酸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氨气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①制取的氨气溶解在饱和NaCl溶液

B.实验②通过观察右边试管有无倒吸现象说明铁钉是否发生吸氢腐蚀

C.实验③可用于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D.图④是实验室洗涤胶头滴管的操作

 

查看答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M。其中Z是金属元素,X的原子半径小于Y,Y与M同主族,Y的质子数为M的1/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与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1

BY的离子半径小于Z的离子半径

C由X与Z组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反应放出X2

D由M与Y组成的化合物,其水化物是强酸

 

查看答案

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Ba2+、I、Cl

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Fe2+、K、NO3、SO42-

C.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Na、K、SCN、NO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NH4+、SO42、HCO3、Cl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2—)>r(Q)>r(Y2—)>r(Z3+)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C.元素X的氢化物与Q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D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